諸葛丞相。(第1/7頁)
章節報錯
託孤重臣
主詞條:劉禪、諸葛亮南征
建安二十五年 [191] (220年),曹操去世 [191] ,其子曹丕篡漢自立 [191] [192] ,當時蜀中傳言稱漢獻帝劉協為曹丕所害 [193] ,於是群臣勸已成為漢中王的劉備登基為帝,劉備開始不答應,諸葛亮就用耿純遊說劉秀登基的故事勸劉備, [32] 劉備同意後,於章武元年四月丙午日(221年5月15日 [194] )在成都武擔山登基稱帝 [194] ,國號為“漢”,任諸葛亮為丞相、 [33] 錄尚書事,假節。同年張飛被害,諸葛亮領司隸校尉一職。 [34]
白帝城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劉備為奪回荊州,親率大軍伐吳。
章武二年(222年)閏六月 [198] ,劉備兵敗夷陵(今湖北宜昌);八月,劉備撤退至永安。諸葛亮大嘆:“可惜法正故去,否則必能阻止陛下東征之舉。”
章武三年(223年 [195] )二月,劉備病重,召諸葛亮到永安,與李嚴一起託付後事,劉備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夠安頓國家,終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劉禪)可以輔助,便輔助他;如果他沒有才幹,你可以自行取度。”諸葛亮涕泣地說:“臣必定竭盡股肱的力量,報效忠貞的節氣,直到死為止,”劉備又要劉禪視諸葛亮為父。延至四月,劉備逝世,劉禪繼位,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開設官府辦公。 [35]
建興二年(224年)諸葛亮領益州牧,任命秦宓為別駕、五梁為功曹、杜微為主簿。 [167] 當時政事上的大小事務,劉禪都交給諸葛亮決定。本來南中地區因劉備逝世而乘機叛亂,諸葛亮因國家剛逝去君主,先不發兵,而派鄧芝及陳震赴東吳修好。 [35]
建興三年(225年)春天,諸葛亮率軍南征,臨行前劉禪賜諸葛亮金鈇鉞一具,曲蓋一個,前後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賁六十人。後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討伐雍闓、孟獲,諸葛亮採取參軍馬謖的建議,以攻心為主,先打敗雍闓軍,再七擒七縱孟獲,至秋天平定所有亂事,十二月班師成都。蜀漢穩定了南中,並獲得大量的資源,並且組建了無當飛軍這支勁旅。經過長期積累,有了北伐的基礎。 [36] [37] [38]
北伐中原
主詞條:諸葛亮北伐
諸葛亮第一、二次北伐形勢
建興四年(226年),魏文帝曹丕死,其子曹叡繼位,缺乏統治經驗。諸葛亮抓住有利時機,決定出師北伐。
建興五年(227年 [196] ),率軍進駐漢中,頓兵沔陽(今陝西勉縣)。
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事先揚聲走斜谷道取郿,讓趙雲、鄧芝設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軍攻祁山。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關中震響。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合率領步騎五萬人前往,大破馬謖於街亭。而同時趙雲寡不敵眾,失利於箕谷。諸葛亮乃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第一次北伐失敗。 [39] 諸葛亮上疏請求自貶三等,蜀後主以諸葛亮為右將軍,行丞相事,所總統如前。 [40] 同年冬,諸葛亮趁魏兵東下,關中虛弱,趁機北伐,出兵散關(今陝西省寶雞市西南)圍陳倉(今陝西省寶雞市東),為魏將郝昭所拒,諸葛亮勸降不成,而又糧草不繼,不得已退還漢中。魏將王雙來追,被斬。 [41-42]
建興七年(229年)春,諸葛亮遣陳式攻武都(今甘肅省成縣周邊)、陰平(今甘肅省文縣周邊)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今甘肅省西和縣西),郭淮退,遂得二郡。 [43-44]
建興八年(230年)秋,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