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委員會彙報軍隊情況,目前復興軍陸軍六十五萬人,海軍三萬人,分屬五大軍區,攻略西北的西部軍區,負責甘肅、新疆、西藏、青海、北部的蒙古等地區。陸軍人數十八萬人。

防衛東部的東部軍區,從山東至浙江沿海三省,陸軍十萬,海軍一萬人;

攻略東北方向的北部軍區,北直隸及內蒙外蒙東部地區,陸軍十五萬,海軍八千人;

中央軍區,地處西安,防衛中部陝晉豫川兩湖等地,陸軍十萬人;

南部軍區,福建至廣西沿海各省,陸軍十二萬,海軍一萬兩千人。

至於中部廣袤地區的其他防衛問題,主要由在地方的警備團進行力量威懾,陸軍主要做的還是對大規模武裝力量的打擊。

最後,在大會上確定建國時間,國家名稱,首都等等一系列問題。

其中在國號上,陷入最大的討論,按照復興會的目前的狀況,除了去除以往封建王朝的統治階級,但是治理方式並沒有更多改變。

國號的選擇就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這個國號甚至可以決定未來的國家體制,所以要慎之又慎,便在全體復興會成員中進行徵集意見。

會議結束以後,各省府來到財政部,開始領取各自的財政撥款,主要是以糧食的形式發放。

每個省的總督和宣諭都在抱怨各自的分配太少,主要就是沿海省覺得太少,發展建設太慢,內陸一些省覺得自己交的多,也理應多分一點。

利益衝突在各省之間最大的分歧,作為總督,拿到更多的錢才能更好的發展當地,讓每一處都儘早的建立起工坊,就可以先一步優勢,沒看到在陝西和四川,商稅已經有百萬兩以上了,超過了沿海以往經濟特別好的省份。

而在民間,復興報社的一則特殊的月度增刊引爆了整個華夏大地,國民對國家國號、國旗、國徽、國曲等未來建國所必須的各種標誌進行建議,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最後由國家中央進行選擇拍板。

其中尤以四川陝西最為轟動,兩省近兩千萬人受復興會思想影響最深,也最為積極。

而這也讓民間那些儒家學者十分震動,全民建議,何其荒繆。

乾嘉學派的代表人物朱珪,身為滿清朝廷的重臣,晚年卻被閒置家中,只因其強烈建議嘉慶去清除地方貪官汙吏,這樣才有可能重新使皇朝復起。

但是地方聯合的力量何其大,很快就將他給趕出朝堂,閒置在大興家中。

“這國體之用,何以使天下人評判,當……”說著說著,朱珪就停住似乎想到了什麼。

原來當年等到復興軍打到,他意欲赴死,卻被家人攔下,之後與入城的復興軍軍中一軍之長的徐安辯論,被徐安辯得是差點暈倒,現在想來,其實還是他的理根本就是自己的理,而不是天下的理。

當時的辯論,朱珪每句話不離正統,皇帝在前,大儒才有知識的解釋權,一切道德也都該以他們的“禮”為準。

但是徐安只抓住一點,天下百姓為先還是皇帝儒家為先,天下之教育有哪一個皇朝有他們復興會做的好,天下的知識為什麼就分高低貴賤了,不去管那些各種假設條件,只是抓住最根本的問題去解構他們這幾百年來思想無法發展然後開始架起的空中樓閣。

朱珪心中興起的怒氣很快就無處可去,為何天下人的建議就有問題,那不是還有後面很多人去篩選嗎?還不是在他們這些大儒眼中,百姓其實不算人,古代計程車人其實只把那些讀過書,考過功名的人認為是同類,其他的百姓都是不堪教化的。

儒家在華夏大地上的名聲早就發臭了,他家也不復以往門庭若市的景象。

……

嶽振川作為最先在漢中被複興會納入治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