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高興:“好,有石灰礦就行,我正需要,過幾天我派人來這裡建石灰廠,未來兩個月,鐵路就能修到郿縣,到時會運來煤炭燒製石灰,用來製作水泥,可以從郿縣往四周鋪開。”

王縣令聽到也十分高興,建好水泥路,那郿縣就更好與寶雞和西安連線,搭配上鐵路,郿縣商貿就可以繁榮起來。

王縣令問:“那石墨礦怎麼辦?”

趙石:“那個不用急,石墨更加珍貴,可以製作冶煉坩堝,未來也有更大的用處,留待未來開發。”

王縣令:“合該如此,要為後人留些。”

趙石瞭解過後,就離開郿縣前往寶雞,他在寶雞建有臨時工部,作為指揮部建設這幾條鐵路。

三天後,郿縣縣令就迎來一個工部科長,主管石灰廠,與縣令王陽齊至齊家寨,說通當地百姓,然後以集體入股石灰廠,總計五千股,五百六十三戶每戶三股,縣裡一千五百股,其餘一千八百一十一股由工部持有。

獲得當地百姓支援,石灰廠建設速度極快,建起石灰窯,與粘土等材料成比例放入燒製,就可以得到最初的矽酸鹽水泥。

郿縣齊家寨在如火如荼的建設,趙石也在主持分配鐵路工人的會議。

由於隴縣有資源豐富的煤礦和石灰礦,可以用來燒製石灰、冶煉鋼鐵,十分重要。

鳳縣的煤礦供應略陽的鐵廠生產,雖然煤的質量很好,但儲量極小,不出十年必定要耗光,必須未雨綢繆。

他準備在寶雞建設一座新型鐵廠,把蒸汽機與會主提供的轉爐技術利用起來,建設一座年產鋼十萬鈞(噸)的鐵廠,就利用略陽等地的礦產和隴縣的煤礦。

趙石拍了兩下桌子,屋子裡安靜下來,他說:“餘俊,你負責寶雞至隴縣的鐵路,分給你兩千工匠,三萬築路工人,隴縣人口少,你也找不到多少青壯幫忙,但是這個進度還是要保證,五個月的時間要結束,然後幫忙鋪設寶雞至潼關的鐵路。

孫瑜,你帶著剩下的人修建寶雞西安的鐵路,這一段基本上沒有阻礙,優先確定鐵路線,然後徵召各地青壯幫忙,也是明年四月之前,要修到潼關,全程七百里,後期會有餘俊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