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三,天氣炎熱,整個北方正在被熱浪侵襲,所有人白天都只想躲在家裡,收過宿麥,播種下玉米,田地被利用到極致,卻也要去田中澆水,玉米初期最怕缺水。

河南百姓十分辛苦,因為頂著烈日也要勞作,陝西就好的多了,復興會不止修路,還貫通各地水渠,使用水泥把主要水渠固定,使得陝西大多數地區只需要在用水的時候交上一點錢,然後開渠放水,這些錢會被用做維護水渠。

但每畝地每年最多也就十文錢。

熱浪使得百姓難受,軍隊也不好過,雖然不同於傳統軍隊必須穿著厚厚的盔甲,但是炎熱的夏天哪怕短打也會熱死人。

只是身穿單衣的復興軍比朝廷軍隊舒適許多。

復興軍已經從各地往東邊集結,從三個師擴編的三個軍各自留下一個旅分派在各地與警備團維持秩序,其餘的十六七萬人集中在復興會控制地盤的東邊。

以第一軍攻山西,第二軍攻河南及湖北北部,第三軍順長江而下拿下長江兩岸,到達武漢後在集結攻下湖南。

當然,這只是大的戰略目標,各種細節的戰略還需要復興軍軍事委員會商議,總參謀部制定詳細行軍路線。

七月十三,第一軍在張虎的領導下開始率先進攻第二軍第一師緊隨其後進攻洛陽以做策應。

復興軍一出,各地清軍還想堅守,他們已經得到朝廷支援的線膛槍,儘管數量不多,但總覺得堅守城牆還是可以的。

在中條山以北,復興軍已經掌控了三座城市,如今復興軍第一軍在往解州和永濟集結,自然讓北部的清軍十分害怕。

清軍的防衛前沿是曲沃和絳州城,一年多時間徵召十多萬青壯把城牆加高加厚許多,就是為了防止復興軍的火炮。

而在這之間上百里的一片平原上,成為沒有人打擾的和平之地。

這一片的地主紛紛跑路,只留下一些家風優良的地主不想拋家舍業。

清軍也試過出城徵收糧食,但都被複興軍的騎兵擊退,復興軍以一個班為小隊,騎馬巡視這一片,如聞喜、萬泉、絳縣三地早已經被清軍放棄,成為復興軍的前進基地,各自駐紮有一個團的軍隊。

復興軍派出巡視的一個班的騎兵都拿著復興步槍,在馬上連打十發,就近還有兩把手槍,又是二十發子彈,等閒幾百清軍都沒辦法應對這一個班,人數一多就會暴露,所以其實只要是城外,就全部都是復興會控制。

七月二十六,乘著火車,第一軍的八個旅和第二軍第一師抵達潼關。

他們在潼關坐上不同的火車,第一軍北上,第二軍第一師東進。

山西地形特殊,太行山與黃河之間有幾個盆地育養著山西的千萬人口,而平陽府、絳州、解州、蒲州就是山西西南部的一個最大盆地平原,四地人口四百萬以上,只是目前復興軍控制地盤就有兩百多萬。

數百萬畝耕地一年時間已經積攢了一百萬石糧食,第一軍的六萬人直接以這百萬石糧食作為補給北上。

張虎以111旅攻河津縣,拿下陝西和山西的一個重要渡口,禹門渡,工部要在這裡嘗試建造禹門黃河大橋。

第二師進攻曲沃,然後度汾水迫絳州城。

徐安被升任師長指揮攻打曲沃。

全師兩萬人從聞喜步行北上直奔曲沃城。

曲沃縣城極小,城周不過三里,且地處帝國腹心,幾無戰亂,也是年久失修。

要不是復興軍打到絳州,這裡也就一直這樣,過去一年消耗眾多人力修繕的城牆在城外那一門門足有十二公分(cm)的大炮面前,城中守軍十分害怕。

徐安率軍距離城牆足有五里,哪怕是城牆上放著紅衣大炮,打到這裡威力也沒有多少,更別說準頭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