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天空,飛機以三百三十公里的時速僅僅飛行一個小時多一點就抵達中京上空。

然後飛機盤旋下降,在機場地面的指揮下找到機場位置,開始準備降落。

機腹的三個起降架已經放下,總計九百公斤重,設定了超多的餘量支撐十四鈞重的飛機落地。

在後輪稍稍緩衝一下,飛機在劉飛的操作下平穩的落在跑道上,經過數百公尺的減速停下來,然後在地面車輛的拖拽下進入機庫。

早已經習西安在機場等待的研究人員和工程師登上飛機,開始檢查各個結構。

經過兩天的細緻檢查,確定飛機完美的經受住考驗,可以再飛回去。

然後飛機又帶著相似的貨物返回西安,這次飛機上坐了兩個會跳傘的工程師,他們在飛機上感受飛機飛行過程的狀態。

再次返回西安的地面,工程師困難的表示:空氣迴圈系統需要繼續改善,他們兩個人在天上都有點難受。

按照地面上的計算,每個人每分鐘給予十升空氣的迴圈,也就是每十分鐘供應三千升空氣,但是兩個人在天上就是感覺有點不舒服,結果發現是氣壓有些高。

空氣加壓再透過發動機升溫通入機艙內,但是這個加壓過程卻好像有點問題,導致氣壓偏高,反而使艙內感覺有些不太舒服。

至於駕駛室,為了保證駕駛室安全,採用的是另一個換氣口,似乎就沒有這個問題。

透過最後的測試,排查完問題,經過幾次測試,最終發現是高速飛行時的氣壓控制部分失效,導致換氣頻率增加,從而使空氣壓力更大。

解決了問題,就開始逐步增加乘坐人數,一步步調整飛機所存在的問題,最終改進到最好狀態。

這又是一個漫長的測試過程,反正這架飛機不先飛個一年時間,政務閣那裡是不會同意他們飛機真正開始製造。

而在中京的光學研究所,鄭復光對相機的研發進入最終階段,使用發射藥那樣的膠狀物混合一定比例的碘化銀、溴化銀,然後均勻塗抹在玻璃薄片上,透過幾組玻璃透光鏡片的集光,讓裡面分佈均勻的粉末部分感光分解,得到潛在存在的影像,並且將銀元素保留下來就成為暗影,形成不同遮光程度的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