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身語言的高度相似也讓他們可以迅速理解其中含義。

這是拿破崙學習到的一個方法,民間一點點推行自然會有很多阻礙,那就透過科技手段讓所有人都可以聽懂這個語言,那麼未來都會講歐羅巴語時,也就不會排斥學習。

這就是張文傑給拿破崙的一個建議,在他看來統一的歐洲並沒有什麼不好,歐洲的持續發展也會促進華夏的快速發展,這是相互促進的,要是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與華夏碰一碰,那麼幾百年後華夏可能還是會分崩離析。

當然,這個方法華夏國內也在使用,在確定官話以後,張文傑把稱呼改掉,叫做普通話,使用拼音校準,確定了華夏的官方語言,這個過程經歷了十年,直到復興十七年才開始大規模普及。

而推行普通話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在電臺廣播裡全部使用普通話,哪怕帶著一點口音,也要往普通話轉變。

這樣的情況下其實他也在做當年秦始皇書同文,車同軌的偉大事業,再把歐洲語言統一,未來世界上就沒有那麼多語言要去學習了,間接減少未來學生的負擔。

說回法國,在巴黎確定了歐羅巴共和國的成立,並且首都定在巴黎,在拿破崙統治下的西歐地區陷入一種交融,包含非洲北部總計六百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文化大融合正在開展。

而對於遙遠的北美洲,美國則是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在法國支援下的北美土著印第安人正在對美國發起瘋狂反撲,源源不斷的武器從法國運抵北美洲,在墨西哥灣的港口卸下,然後運送到印第安帝國手中,換取黃金白銀或者是美國人的性命。

這也促使許多白人乘船逃亡印度,反而促進了新不列顛共和國的發展。

拿破崙的擴張也在持續,佔據著道德高點,擁有近億人口,還是整個歐洲最強大的工業國家,鋼產量突破三百萬鈞,軍艦上百艘,總計十五萬鈞,還有五十萬強大的陸軍,他覺得可以解放更多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