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會主,之前已經計劃未來十年給澳洲遷移不少於五百萬人口,這些年來還有數十萬前往北部定居,東北也有固定的十萬戶,還有願意去北美洲北部遷移的數萬人,國內也沒有那麼多的人。”
張文傑:“出生率是多少,每年新增多少人口?”
劉定邦略一回憶:“去年出生率千分之二十三點四,去年新增將近六百萬人口。”
張文傑:“那就是將近九百萬出生人口,未來二十年國家壓力可是很大呀!可以考慮發行一些國家債券,從百姓手中借一些錢加快科技發展,你看這一臺內燃機就能頂幾十個壯勞力耕地,咱們還可以研究更小的內燃機,到時在一些梯田和南方零散的小塊地耕作,一個人也能照顧十幾畝地,生產效率提高了,其實人口在未來就越發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劉定邦點頭:“是,會主,此事我們和中央銀行相關官員及財政部商量一下。”
九百萬新生兒,未來十五年需要上義務教育的就是超過五千萬人,哪怕往上到大學淘汰只剩百分之一,那也有五十萬,這中間所需的各種教育資源是天量的,以每人六年義務教育每年所需六百元,這就是每年三百億,但是其實還有其他許多相關的花費,估計每年投入五百億才能滿足。
而政務閣一年財政總收入也才一千五百多億,教育支出佔據三分之一,還有軍隊的將近三分之一,那就很少有錢能向其他方向投入了。
開源節流,根據張文傑給他們的建議,國家債券,每年給一定利息,而目前政務閣對國家經濟增長的預期可以達到一成以上,那國債定五到八分利息,國家投入這些錢進入社會,每年帶來的收益減去支付的利息也是有的賺,這樣就可以良性迴圈起來。
而科學院每年新出的科技成果和如今民間興旺發展的科技創新就是現在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地裡的糧食蔬菜總是有極限的,養殖業雖然還在快速擴張,但一個人每年吃的東西是一定的,人口增長帶來的消費增長也是固定的,根據計算,目前華夏領土能夠承載十二億人口,這也是未來百年的增長才能達到。
但是科技發展,以前一個人種地養活兩個人,未來一個人開著機器耕地就能養活幾百人,這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真正做到那種中國古代一直追求的物產極其豐富,任何人都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