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掃黑除惡(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文傑並不覺得百姓愚昧,世間之事總是要有個開頭,起碼自己已經影響了復興會之下的十多萬人,他的理想總會傳播開的。
演講結束,張文傑退開,張家莊小學的畢業生張雲開始宣讀洋縣地主的罪狀,張雲是十年前十二歲的年齡開始讀書,接受了完整的十年教育。
“城東趙家,十年來侵佔良田九十三畝,拐賣七人,殺害五人,迫使六戶百姓離家流亡,罪大惡極,全家參與者處以極刑,其餘從犯發配勞改營,勞動改造三年到十年……。”張雲清晰的把這家的罪過列的一清二楚。
唸完之後,便把趙家苦主請上高臺,說出受欺壓的經過,然後就把趙家六口參與過的人全部處死。
之後一家家,一戶戶百姓慘痛的經歷激發底下百姓的怒火,很多人也上來說出一些看似良善計程車紳的罪行。
整個洋縣各鄉的鄉紳全部被抓了起來,再在當地百姓的控告中被處決,偌大洋縣將近二十萬人,竟有一半百姓都受過欺壓,小到被地痞流氓打傷,大到家破人亡,只餘一人或者只是親朋好友前來告狀。
最後洋縣處死殺人者、人販子六百餘人,發配兩千多人,整個洋縣風氣為之一淨,百姓出門只能看到巡街的復興軍和一些小商販,再也沒有壓迫的感覺讓很多人有些不知所措。
洋縣既定,張文傑留下張云為縣令,隨同其在洋縣調查的一批學生進入六房管理縣政,以復興軍的一個排轉變為縣巡捕房,管理縣內外的治安。
至於各鄉,根據各地戶口數量,地理環境以兩百戶至五百戶為一鄉,分派一個鄉長,兩個副鄉長。
以求知學堂的一批年齡較大的學生擔任鄉長和副鄉長,以復興軍一個班分派鄉里訓練民團,每個縣五個鄉訓練一個民團,每個民團五百人。
然後張文傑與趙言平兵分兩路,去城固縣和南鄭縣,清理當地環境。
抓捕審判任命官員一條龍服務,再由後續任命的官員對收繳的耕地進行分配,既能鍛鍊治理能力,也可以在當地迅速建立威望。
他們根據當地戶口收集耕地以每人兩畝地均分給百姓。
再張貼告示,通知百姓:剪辮子的每畝地收稅三成,不剪辮子每畝五成。
整個漢中一百五十萬百姓進入狂歡,紛紛接收自家田地,細心管理,對復興軍的好感也達到一定高峰。
十年積蓄培養起來的一批學生在最後一年的突擊培養下也可以擔當起管理一縣的任務。
十二月十三,張文傑和趙言平完成了對漢中及就近加起來十縣之地的整頓,換上更加信任的學生。
整個漢中平原六縣外加漢中縣十六萬戶,人口九十多萬人,劃分出四百三十三個鄉,安排了超過五千名學生及復興軍管理,一部分屬於冗餘人員,可以學習治理經驗。
在山中的石泉、五郎廳、略陽、寧羌州只是派駐一百多名學生常事治理,主要還是實行軍管。
整個漢中府超過兩千名傳統儒生被打下神壇,不再受到重用,他們發現自己可以拿四書五經辯倒那些稚嫩的學生,卻無法在世俗的道理上圓過去。
他們好像失去了如同過去造反時各個政權都對讀書人的重視。
很快,他們確實看到了。
張文傑在漢中坐鎮,發令各縣,每三個鄉興建一所小學,五所小學對應一所中學,每所學校按照每個學生每年給予兩石糧食的補助。
他決定把在漢中抄家收穫的兩百萬石糧食全部變成人才,招收五萬名以上的八到十二歲兒童,五萬名以上的十二到二十歲的青少年進入學校學習,花費五到十年時間培養出自己的一批新思想的學生。
趁著農閒,從十二月二十到乾隆五十六年的二月二十,各地招募青壯擇址建造小學或擴建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