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一條火車軌道(第2/2頁)
章節報錯
始勘查漢中向南的三條路,選出一條鋪設鐵軌,連通四川各地,增加流通,漢中鐵路繼續修建到石泉縣,儘量沿著漢水抵達勳陽。”張文傑安排後續任務。
趙石站起來:“是,會主,只是人員稀缺,現在工業部可以去勘查的工程隊也就三十來人,能記錄畫圖的就更少,希望會主可以多分配一些人。”
張文傑:“你們工業部現在大多數都是機械院出來的工人,那我就從復興軍抽調五十人的偵察部隊,協助你們勘探,學校今年畢業的有六百多人,分給你們六十五人,還有十來個儒生願意投靠,你要嗎?”
趙石心中盤算,這樣一來,鐵路設計勘探院就能擴大五六倍:“多謝會主,儒生我全都要了,畢竟也是會讀書寫字,教一教還是能夠幹一些簡單的工作。”
張文傑:“好,那就都給你了,你們的目標就是爭取未來兩年時間把漢中至重慶和成都的兩條鐵路貫通,這個非常重要,可以算得上是未來複興會的經濟大動脈。”
“是,保證完成任務。”趙石答應以後,便離開。
而在府城北一里左右,一處宅院擴建而成的漢中府城火車站十分突兀的立在一片空地,周圍聚集不少人在觀看。
“這鐵道據說通向略陽縣,我親自跑了一趟,那可真是壯觀,一路全是一樣的,據說是兩萬多人修了快一年。”嶽震川之子嶽明初與玩伴說道。
現年十六的嶽明初是漢中舉人嶽振川的兒子,在興元書院讀書也任教,也是漢中名人,讀了二十年儒書,不情願委身復興會,浪費一身科舉之學。
但興元書院早已被複興會改建為興元中學,教授復興會新學,嶽振川不接受聘請,自然被請回家,幸好他有些餘錢,在漢中府也有家宅,勉強可以維生。
兒子嶽明初就不一樣了,喜歡新鮮事物,在周邊所有事物都在快速改變時,少年人嚮往新奇世界的好奇心十分強烈。
這時看到一個穿著復興會官服的人從車站走出來,拿著喇叭大喊:“三日後,復興會工業部承建的復興會第一條鐵路貫通,從漢中府城至略陽縣全程二百六十三里,設計速度每個時辰可行一百五十里,可載重百萬斤,這幾日開放客運車廂的售票,準備售票一千張,單程車票五十文,復興會願與漢中百姓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