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珍惜這份親情。”

而後,周亦銘又問懷素:“賢侄,你可還記得兒時在城東效區的家。”

頓時,勾起了懷素兒時的溫馨記憶,眼中晶瑩一片,語調有些哽咽,顫音回道:“依稀間有些記憶,常有夢見。只是具體在何處,已不記得了。”

周亦銘笑道:“我已託人打聽過,並找到了當年你家的住處,於昨日買了下來。明天帶你過去看下,是與不是。”

“多謝周叔成全!……”

懷素說完一句後,泣不成聲,無法言語了。

懷仁忙手撫懷素後背,安慰道:“明天二哥就陪素弟一道,回故居一趟。”

片刻後,懷素情緒稍稍穩定後,再次感謝周叔和懷仁。幾人約定,明早一起,陪懷素探訪舊居。

而後,復又豪飲起來,喝的很是盡興。

……

次日一早,吃過早餐,周亦銘帶著懷素和懷仁,往東城門而去。

出了東城門不遠,往左是懷素平時去綠天庵的小路。而此時,周亦銘的馬車卻向右邊駛去。

右邊是瀟水東岸。想到瀟水,懷素依稀記得兒時父親曾帶自己去河邊玩過,當時,家就距河邊不遠。

思緒間,馬車緩緩地停在了一幢四進院子的門口。門前約十丈遠的地方有一棵四人合抱粗的古樟樹,枝葉繁茂,宛如一把巨傘。

瞬間,懷素的記憶如潮水般湧現,一下子由模糊變得清晰起來。兒時的場景歷歷在目,父親帶著大哥和自己在大樹下嬉戲玩耍、講故事的溫馨畫面不斷在腦海中浮現,彷彿就在昨天,怎麼也揮之不去。

再看向那斑駁的大門,懷素已經確認無誤,這裡就是她夢中無數次出現過的舊居。

周亦銘走在最前面,懷素和懷仁緊跟其後,一同跨過門檻,走進了府中。

懷素的目光四處遊走,仔細觀察著府中的一切。桌椅、陳設都與兒時相差無幾,每一處細節都讓她感到熟悉而親切。

這一切再次證明,這就是她曾經生活過的地方,那個充滿溫暖回憶的家。

懷素當即向周亦銘跪下:"愚侄自結識周叔以來,對我照顧有加。如今,又幫我找回兒時舊居。懷素一介小僧,承蒙周叔如此厚愛,無以為報。往後,周叔但有吩咐,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懷仁見狀,也跪下道:“以後周叔有事儘管吩咐,懷仁當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周亦銘扶起懷仁、懷素兩兄弟:“為叔舉手之勞而已,兩位賢侄快快請起。”

懷素,懷仁起身。心中對周亦銘的敬仰,又多了幾分!

:()醉僧懷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