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孟卓”。張邈與袁紹、許攸等人皆是“奔走之友”,曹操亦與張邈情同手足。公府闢除之際,他先任騎都尉,其後,因鎮壓黃巾起義功勳卓著,獲封陳留太守。

彼時,黃巾之亂最為猖獗之地有二,北有張角、張寶統率,襲擾冀州等地;南有張曼成、波才率眾,亂南陽、汝南諸郡。

而張固之父張超,亦投身於平亂之洪流。彼時,張超受皇甫嵩及朱儁之命,統軍於南陽作戰。初來乍到、穿越不久之張固,乃 21 世紀之歷史系研究生。為觀此載於史冊千年之第二次大規模農民起義之盛況,年僅 14 歲之他,憑堅韌不拔之精神,終得張超首肯,遂隨軍而行。

至於黃忠,於五年前鎮壓黃巾之亂時,與張超、張固父子偶遇。當時黃忠之上司為南陽太守秦頡。

隨後,南陽黃巾之亂被皇甫嵩、朱儁及孫堅等所平定,朱儁凱旋歸朝後,張超與秦頡留於南陽,張固亦得與黃忠續增情誼。

中平三年也就是186年二月,江夏士兵趙慈發動叛亂,攻破六個縣城,斬殺秦頡。黃忠也因為賞識自己的頂頭上司突然死去,只好返回南陽老家,這時候黃忠兒子黃敘也得了病。

此時主角也為了得到這位還沒有出名的猛將,帶著黃忠一家四處尋醫問藥。終於在沛國譙縣找到了神醫華佗,治好了黃忠的兒子黃敘。並且張固在華佗這還弄到一種藥浴之方,在練武時配合藥浴可以強身健骨。

而張固的父親張超,因鎮壓黃巾起義立下赫赫戰功,被委以廣陵太守的重任。隨後,張固便攜著黃忠一家,來到廣陵,開啟了新的生活篇章。

時光荏苒,如今已過去三年,而張固的父親張超,在目睹黃忠那出神入化的武藝後,張超不禁瞠目結舌,宛如看到了世間罕有的奇景。

張超遂拜黃忠為部曲督,將廣陵郡一半的精銳之師,共三千人馬,交予黃忠統領,並與黃忠以兄弟相稱。張固也對黃忠畢恭畢敬,尊稱其為叔父。

而另一半郡兵,則如珍貴的禮物,被送給了張固,以滿足他對統兵的熱愛。張固和黃敘,猶如兩棵茁壯成長的樹苗,在黃忠的悉心教導下,已刻苦學習武藝三年之久。

這三年來,除了向黃忠虛心求教外,張固還深知,若想在未來能夠參與逐鹿中原的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戲,就必須如飢似渴地收集三國名人。只有讓手下人才如雲,才能以泰山壓卵之勢碾壓對手。

在環顧了廣陵一圈之後,張固便馬不停蹄地前往了廬江郡。只可惜,這位東吳第一任大都督早已隨身為,洛陽令周異的父親前往了洛陽。

於是,張固毫不猶豫地立即前往了臨淮東城。皇天不負有心人,這次他的運氣猶如久旱逢甘霖,竟然結識了東吳的第二任大都督魯肅魯子敬。

魯肅生於富貴之門,其性格豪放不羈,樂善好施。面對不請自來的張固,魯肅亦是熱情款待,張固亦如那劉皇叔一般,耍起了忽悠張飛、關羽的把戲,吃則同桌,寢則同榻。幸得魯肅尚且年幼,在張固的蓄意結交之下,二人迅速成為了莫逆之交。

他倆時常如影隨形,相互切磋琢磨,張固亦常常驚出一身冷汗,幸而張家雖非名門望族,但也是一方豪強。張固在 13 歲穿越之前所學,亦如珍寶般留存了下來。

若非如此,身為歷史系研究生的他,又怎會在學校裡鑽研那四書五經、儒生六藝呢!儒學六藝涵蓋禮、樂、射、御、書、數。而張固對於一些問題的見解,亦是令魯肅欽佩有加。

半年之後,張固在與魯肅分別之際,魯肅緊緊拉住張固的手,說道:“兄長,倘若天下局勢真如你所言,那子敬必定會傾盡全力,助兄長一臂之力。”

張固回應道:“子敬放心,你我兄弟定能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言罷,二人依依惜別。張固亦踏上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