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不過,自從上次面對郭嘉後,張固已經對這類問題有所準備。

張固開口答道:“讓百姓吃飽飯,有衣穿,有房住,這就是‘仁’。”

“這就是‘仁’嗎?”趙雲喃喃自語。

“沒錯,子龍。自桓靈二帝以來,朝綱不振,禮樂敗壞。漢室江山被小人所篡奪,天下諸侯紛紛割據。在這樣的亂世中,百姓還能吃飽穿暖,有房住嗎?你看現在,一個諸侯手下的將軍作亂,一個與世無爭的小山村就變成了這副模樣。”

“我的理想很簡單,就是平息這亂世,讓百姓重新過上安定的生活。對百姓來說,這就是最大的‘仁’。有句話說得好,‘寧為盛世犬,不做亂世人’。亂世的百姓,實在是太苦了!只有早點結束亂世,百姓才能安穩下來!”

趙雲沉默了。張固口中的“仁”非常實際,就是讓百姓吃飽穿暖。對百姓來說,這確實就是最大的“仁”。

趙雲家境不錯,畢竟“窮文富武”。但說到底,他還是出身平民。張固的這一番話,深深觸動了趙雲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他猶豫了一下,便下馬單膝跪地,說道:“將軍若不嫌棄,雲願意為將軍效犬馬之勞。趙雲拜見主公!”

張固聞言大喜,連忙翻身下馬,說道:“我得子龍,如虎添翼。現在我軍騎兵一直缺少統領,子龍既然來了,這騎兵就交給你了。”

趙雲趕忙行禮道:“主公如此看重雲,雲必定肝腦塗地,不負所托。”

說話間,張固的騎兵已經擊潰了公孫瓚手下的亂軍。此戰中,單經帶領半曲騎兵前來山村作亂,大部分馬匹都留在村中。 張固發動騎兵突擊時,單經無法組織有效反擊,手下亂成一團,最終被分割擊殺。張固的騎兵毫髮無損,還繳獲了兩百多匹戰馬,這批戰馬作為戰利品是不可能還給公孫瓚的,等到回去後騎兵隊伍便可擴充至五百多人。

若按漢代編制,五百人為一曲,如今張固的騎兵已突破一曲。但其實最大的收穫是趙雲的加入。

與原先歷史不同,當時袁紹並未分兵。張固如同一隻扇動翅膀的蝴蝶,攪亂了歷史程序。原本趙雲要在界橋之戰後才被公孫瓚賞識,與劉備並肩作戰並結識。

公孫瓚敗亡自焚後,趙雲拒絕了袁紹的招攬,投靠了劉備,與典韋一樣,前期一直擔任劉備的保鏢首領一職。

直到赤壁之戰結束後,趙雲在攻打桂陽郡時才首次獨領一軍,但之後又沒有統兵機會。入川時只是諸葛亮副將,他真正的閃光點是在漢中之戰。

趙雲是後世張固最喜歡的三國武將,張固一直遺憾趙雲未能早點獨領一軍。現在得到趙雲,張固立刻讓他獨立領軍,避免像諸葛亮培養馬謖那樣,一直留在身邊不給機會,直到關鍵時刻才放出去,犯錯後又不得不揮淚斬之。馬謖的失敗,張固認為是諸葛亮一手造成的。

趙雲曾在白馬義從中歷練,有豐富的騎兵作戰經驗。張固目前騎兵數量不多,正好讓趙雲上手統領。張固相信,只要好好磨練,趙雲未來定能成為像張遼、徐晃那樣的武將。

趙雲武藝超群,槍劍雙絕,箭術也極為高超。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借東風後,周瑜感嘆其有鬼神之能,派徐盛追殺。諸葛亮命趙雲前來迎接,徐盛船隊在後追趕,趙雲立於船上,一箭射斷了徐盛船帆上的繩子,足見其箭術之精湛。 徐盛的船突然在江上橫了過來,無法繼續追趕。

當時,東南風猛烈,大江波濤洶湧,加之夜色深沉,能見度極低。要想在船上從遠處一箭射斷繩索,這樣的箭術,恐怕絲毫不遜於呂布當年的轅門射戟。

更難能可貴的是,趙雲忠義無雙,是那種一旦認定了主人,便會誓死追隨的忠臣。若非今日機緣巧合,張固要想得到趙雲,恐怕是難上加難。

黃忠見狀,哈哈大笑,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