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孫策的謀劃(第2/3頁)
章節報錯
自責之情溢於言表:“此事我確有疏忽,未曾料到張固竟能識破我的計謀。居然在廣陵留了這麼一個後手!”
孫策見狀,連忙寬慰道:“公瑾切勿過於自責,張固狡猾多端,此等結果亦在情理之中。如今之際,我們唯有與劉繇攜手,共同謀劃,從正面擊潰張固!然後回師宛陵!”
周瑜點頭表示贊同:“確是如此,當前形勢之下,此乃最佳之策。”
孫策嘆了口氣,隨即又露出堅定的神色:“所幸舅父行事果斷,已將母親、二弟與小妹送往豫章,使我無後顧之憂。事不宜遲,我們應立即返回縣衙,與劉繇商議此事。他手下的丁修及其數千兵馬,或可成為我們扭轉局勢的關鍵。”
周瑜點頭應允,隨即緊跟孫策的步伐,一同走下城牆。
二人回到縣衙的議事大廳,隨即命人請來劉繇。幾人會面之後,孫策詳細地將當前局勢告知劉繇。劉繇聽後,臉上愁雲密佈,顯然對此感到十分憂慮。
孫策拱手向劉繇建議道:“劉太守,如今之計,唯有設法正面擊敗張固,方能扭轉局勢。不知太守意下如何?”
此時,薛禮亦向劉繇進言:“主公,既然局勢已至此,不如撤兵返回會稽,以圖後計。不知主公以為如何?”
周瑜聞言,不禁冷笑一聲:“此言差矣。劉太守若返回會稽,雖可暫得安寧,但張固一旦攻下丹陽,定會立刻揮兵南下,直取會稽。屆時,劉太守只會陷入更加被動的境地。”
“相反,若我們留在蕪湖,兵力並不遜色於張固。只要與之決一死戰,若能取勝,張固在短時間內必然不敢南犯。”周瑜繼續說道。
薛禮聞言,怒不可遏:“周公瑾,你上次與張固交戰的結果如何?難道你還看不清形勢嗎?我們如何能取勝?”
劉繇舉手製止了薛禮,躊躇言道:“伯符賢侄,且慢。我們不妨這般行事。趁張固大軍尚未形成合圍之勢,你隨我一道撤往會稽,不知賢侄意下如何?”
周瑜聞言大驚失色,急聲道:“萬萬不可!如今袁術正牽制著張固外圍兵力。若我等此刻撤離,張固實力無損,必輕取丹陽,袁術見狀定會撤兵。屆時張固無後顧之憂揮師會稽,屆時再求袁術施以援手,便是痴人說夢了!”
孫策同樣表示否定,他堅決言道:“不可,我勢必要與張固決一死戰,懇請太守助孫策一臂之力。倘若戰事不利,我們再共同撤退至會稽,太守大人意下如何?”
言及此處,劉繇依舊面露難色,沉吟片刻後說道:“伯符賢侄,且容我細細思量,即便要戰,也不必急於這兩日之內,賢侄認為如何?”
孫策面沉如水,神色冷淡地回應:“自然可以,劉太守請先行歇息,孫策靜候佳音便是。”言罷,劉繇便攜同薛禮步出議事大廳。
孫策面沉似水,一雙眼眸緊緊盯著劉繇的背影,其中閃爍著令人不寒而慄的凜冽寒光。待劉繇的身影徹底消失不見之後,孫策這才緩緩收回目光,他轉頭看向身旁的周瑜。
孫策語氣仿若冰霜開口道:“公瑾,若是劉繇鐵了心要撤離此地,我想索性將這劉繇除掉,進而全盤接管他所率領的那些兵馬。如此一來,咱們便可擁有足夠強大的力量去和那張固一較高下,拼個勝負。倘若能夠戰勝張固,自然是一樁天大的喜事;可即便不幸落敗,咱們也還可以退守至會稽一帶,繼續與那張固周旋,不知公瑾意下如何呢?”
周瑜聞聽此言,不禁大吃一驚,臉上滿是驚愕之色。他趕忙伸手拉住孫策的衣袖,急切地勸說道:“伯符,此事萬不可行!不管怎麼說,這劉繇畢竟是打著大義的旗號前來援助咱們的,如果此時此刻咱們貿然對他動手,那麼必定會讓伯符你的名聲臭名昭著。到那時,天下英才還有誰願意來投靠伯符?”
孫策聽到這話,不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