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亂天下者郭奉孝也(下)(第2/3頁)
章節報錯
狂熱的光芒,彷彿已看見自己一統天下的壯麗圖景。
他大步流星地邁向殿外,高聲命令:“來人,備車馬,送本相與李儒入宮!”侍從們連忙應聲,紛紛忙碌起來。董卓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笑意,彷彿已將天下群雄玩弄於股掌之間。
此刻,陽光穿透雲層,灑在他的身上,卻未帶來一絲暖意,只有無盡的寒意與陰冷。董卓的背影在陽光下拉長,猶如一頭即將吞噬一切的龐大巨獸。
……
不多時,西涼鐵騎簇擁著董卓的馬車,在大道上疾馳。
在馬車內,董卓閉目養神, 粗壯的手指輕輕叩擊著座椅扶手,忽地,董卓開口言道:“文優,那張固既勇猛且多智,更有斬殺華雄、擒獲牛輔之能力,你道是否有可能為本相將其招贅為婿?”
李儒聞此,眉頭不禁微微蹙起,連忙勸阻道:“丞相三思,張固雖有才幹,但其性情剛烈堅韌,難以馴服。”
李儒稍作停頓,深吸一口氣,想起昨夜試探郭嘉招張固為董卓女婿,卻被郭嘉拒絕之事。李儒開口道:“丞相可還記得孫堅之事?彼時您欲以聯姻來穩固權勢,孫堅卻斷然拒絕。張固此人,與孫堅頗為相似,皆是胸懷壯志,不願屈居人下之人。若強行聯姻,恐會適得其反,激起其反心,成為我們的心頭大患。”
言及此處,李儒輕輕嘆息一聲,目光轉向窗外,望著那匆匆掠過的景緻,彷彿每一棵樹、每一片葉都在訴說著往昔的教訓。
董卓一聽此言,頓時怒不可遏:“孫堅那賊子,本相欲與之聯姻,乃是抬舉於他,他竟敢拒絕。至於張固,我不過是欣賞他手下黃忠、典韋之勇猛。本以為奉先之勇已天下無雙,未曾想……罷了,此事作罷,且讓他們自相爭鬥去吧。”
馬車緩緩駛入未央宮,董卓如今已將皇宮視為自家領地,隨意進出。
許久之後,望著正忙碌準備任命文書與印章的小吏,董卓掃了一眼任命書,眉頭緊鎖,咬牙切齒道:“傳國玉璽竟已失蹤,彼時洛陽之亂,確實非同小可。文優,你須加緊搜尋。要知道,只要有人手持玉璽,任何劉姓之人都有可能登上帝位,屆時,若無天子在手……你可明白?”
李儒聞言皺眉,答道:“丞相,這幾日我已對內官、宮女及太監等人進行了全面搜查,卻仍未有任何線索。”
李儒沉思片刻,眼中閃過一絲陰霾,低聲言道:“丞相,傳國玉璽失蹤之事,事關重大。或許,它並未落入尋常人之手。您試想,那日洛陽之亂,誰最有可能趁機取走玉璽?”
他緩緩踱步,繼續分析,“三公?小皇帝?亦或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微末小人物?儒以為,一方面應暗中監視各位大臣,尤其是那些當日身在洛陽之人,或許能從他們的蛛絲馬跡中,尋得玉璽的下落。” 一方面,必須嚴密監視各路諸侯的動向,以防萬一傳國玉璽真的在洛陽城中遺失,並被某一諸侯偶然發現。”
董卓聞言,微微頷首,對李儒言道:“文優,此事務必加快程序。待到本相平定了各路諸侯之後,如若屆時缺少了這傳國玉璽,那後果將不堪設想,你應明瞭本相之意。”
李儒聞言,恭敬地彎下腰身,回應道:“丞相,儒心中已然明瞭。”
此刻,依據李儒的精心籌劃,一眾小吏已將聖旨與印章悉數準備妥當。董卓仔細審閱過後,取出那枚偽造的玉璽,鄭重其事地蓋上,隨後將任命書交予李儒之手。
董卓沉聲道:“文優,你需即刻將這些任命書與印章送往各路諸侯之處。此後,本相便坐鎮這長安城中,靜觀他們自相殘殺,哈哈哈哈!!!”
李儒再次躬身行禮,接過那一疊厚重的任命書,隨即轉身離去。出了皇宮之後,他從中抽出了給予張固的任命書與印章。
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