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秦王政的話如同一錘定音,宣告了這場激烈爭論的最終結果。公子華一方獲勝。

這場圍繞著黃石公和烏倮氏任職的爭論,不僅僅是關於兩個人的任命問題,更是秦國官制改革程序與政治鬥爭中的一個重要縮影。它反映了秦國在發展過程中,傳統與創新、派系、經驗與才能之間的矛盾與協調。這一事件的結果也表明了秦王政在用人方面的大膽與睿智,他能夠在各方利益和觀點的博弈中做出符合秦國長遠利益的決策,為秦國的進一步發展和最終的統一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贏政敲了敲桌子,鄧大大聲道:“肅靜”,百官立即停止了議論。抬頭看向了贏政。

贏政道:“孤以眇眇之身,君臨四海,本欲奮先王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然今者,體之不安,若風雲之蔽日,精力難繼。太醫夏無且者,精於岐黃之術;醫部張琰者,亦為杏林妙手。彼二者詳診孤之體,進言於孤,雲孤之軀需精心修養,以復元氣,孤深以為然。”

贏政:“公子華。”

公子華行禮道;“兒臣在”

贏政看了公子華一眼繼續道:“孤之子公子華,朕視之,有龍鳳之姿,英果之概。今孤身染不適,特命公子華監國。孤予公子華監國之權,此權者,總攬軍政,軍政之事,皆決於公子華。孤賜公子華鹿盧劍,此劍者,國之重器,所代表者,孤之信任,孤之寄託,亦為無上之權力象徵。望公子華佩此劍,若孤親臨,令出必行,威加四海。”

公子華道:“謝大王”

贏政:“公子華你需知當此之時,大秦之勢如鯤鵬之慾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然內有制度需革新,國策需釐定。官制者,國之骨架,如房之樑棟,若其朽腐,則大廈將傾。孤欲於休養之時,見大秦之官制煥然一新,汰其冗員,擢其賢能,令百司之職分明,上下之令通暢。公子華監國其間,當以卓識與果敢,洞察官制之弊,引新風入朝堂,使吏治清明,賢才鹹集於秦庭。

國策者,國之方向,若舟之舵槳。於今之勢,當審時度勢,定策於未然。或興水利,滋養生民;或強兵備,威震諸侯;或厚農桑,以固根本。公子華當召集臣工,博採眾議,制定國策。此國策者,要在合大秦之長遠利益,順天下之大勢。使秦之民,聞國策而振奮,望前途而欣然。

孤雖臥於榻上修養,然孤之心未嘗一日離大秦之江山。孤望公子華監國之時,軍政有序,朝堂和睦,內外皆不敢有輕慢之心。孤亦望滿朝文武,鹹聽公子華之令,協心同力,輔弼公子華。君者,舟也;民者,水也;臣者,槳楫也。今朕將操舟之事暫託公子華,諸君當為槳楫,以渡大秦之舟於滄海浩波之上,迎那盛世輝煌之日。”

此言一出,秦宮內外,聞者皆凜凜。公子華受命,跪於階下,恭敬受詔。其手握鹿盧劍,昂然而起,目光之中,對監國之重任的堅毅。自此,軍政之風雲,將由其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