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農家狀元郎開掛不講武德(10)(第1/2頁)
章節報錯
次日清晨,眾人紛紛起身,相互辭別之後,便相約在鄉試貢院再會。
雲峰、朱石冒和蔣先知三人各自騎著毛驢,結伴而行。
一路上,他們談天說地,無所不聊,從南到北,心中懷揣著抱負,倒也讓這個枯燥乏味的路上不會那麼無聊。
到達貢院時,鄉試還沒開始,三人找了一個客棧,等待著鄉試開始。
鄉試為期三天,每天進行一場考試。與院試相似,考生在這三天裡都必須在狹小的空間內完成考試,但鄉試的條件相對院試來說有所改善。每個考生不再需要與恭桶共處一室,而是有專門的地方存放恭桶,也不再存在臭號的情況。
空間也相對於大一點,最起碼不會像院試那麼擁擠,人可以躺下來,伸直腿,讓參加考試的學子,有了更好的休息環境。
畢竟,這一制度旨在為朝廷選拔人才,皇帝自然也不乏智慧。
鄉試作為篩選人才的初步測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若環境不佳,致使一些人才錯失機會,那將是多大的遺憾。因此,當朝皇帝審時度勢,對考生的環境進行了改善與最佳化,以確保真正的人才能夠脫穎而出,為國家效力。
一連三天的考試結束後,雲峰迴到了客棧。此時,朱石冒和蔣先知也已經歸來。三人目光交匯,卻沉默不語。從他們彼此的眼神中,都能看出對這次考試的胸有成竹。
鄉試的榜單,考試的第二天就出來了,衙役把榜單張貼出來,由朱石冒去看成績,朱石冒擠進人群,沒多久就喊了出來。
“中了!中了!”朱石冒興奮地擠出人群,滿頭大汗地跑到雲峰他們身邊,上氣不接下氣地喊道,“中了,咱們三個都中了!白兄第三,蔣兄第五,我第二!”
三人相視一笑,相互作揖,互道恭喜,由蔣先知提議,三人到酒樓好好吃了一頓,慶祝一下。
榜單張貼的第三天,鹿鳴宴如期舉行。
所有中舉之人皆在受邀之列。鹿鳴宴結束後,三人結伴而歸,雲峰,朱石冒,先是前往蔣先知家中拜訪,而後一行人又共同前往朱石冒的家裡。
到了朱石冒的村上,雲峰看著朱家村的環境,東靠山,北靠運河,西靠荒地,南靠官道。這裡簡直就是絕佳的養殖基地。
朱家村的地理環境,要比白家村還要有優勢,雲峰看著朱石冒,提出了自己建議,你們可以靠養殖,比如養殖雞鴨,牛羊。
雞鴨蛋不僅可以用來製作美味的皮蛋,還可以進行醃製,以延長其儲存時間並賦予獨特的風味。
羊毛可以收集起來,用於紡織衣物也可以填充衣物保暖。此外,若能利用地理優勢,在附近修建一座碼頭,便可為來往船隻提供停泊之地,促進貿易與交流。在這樣的綜合開發利用下,這裡想要不繁榮都難。
朱石冒與雲峰交談之後,連忙讓自己二哥去叫來村長,村長看著雲峰,蔣先知,有點拘束,畢竟他們可都是舉人老爺,都是有功名在身的。
村長過來後,朱石冒將雲峰的提議詳細地告知了他。村長聽後,臉上露出了為難的神色,望著他們說道:“養雞鴨羊這些都需要本錢,而我們如今卻缺乏這筆資金。況且,羊毛紡織我們也不會啊!”
雲峰沒有絲毫架子,坦誠地說道:“朱村長,您大可不必為銀兩之事憂心,我們白家村願意承擔前期的一切費用。您村負責養殖,我們村負責生產,到時我們合作供應。”
“我會把方法一一告知朱兄,朱村長,你可以回去,跟村裡商量一下,在告訴我答案,我只是希望,所有人都吃得飽穿得暖,人人手中有餘錢”
朱村長告辭後,朱石冒三人又聚在一起商量。他們討論了很久,一直談到晚上。
第二天,朱村長給了答覆。朱家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