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晉王珅這番話,暮北很開心,說:“還是王爺思慮周到。沒想到大悅國這麼支援王爺。”

晉王珅:“說支援還早。大悅國真的那麼在意本王,自然應該是悅皇下旨。檀爍殿下並無兵權,無權調動人馬。讓檀爍出面,可見悅皇還在觀望。若本王得勝,悅國協助有功。若本王失敗,也只是檀爍個人出兵。悅皇心思這般深沉。”

暮北一下子愣了:“既然如此,那王爺還留下大悅人馬?”

晉王珅:“我們目前需要兵馬,可以接受來自任何一方的人情。我們自己必須先強大了,才可以和別國討價還價。”

正說著,南陵策馬奔來,老遠就喊:“駙馬。” 等到了跟前,猛地想起邑皇的話,改口道:“王爺,離邊境不遠了。”

晉王珅:“那就先安營紮寨,待休息好以後,明天繼續前行,直接攻打離都。”

大軍經過休整後,第二天一鼓作氣到了離都,直接攻打離都。

離都負責守衛的閩軍早已軍紀廢弛、管理混亂不堪。他們每天無心防禦工事,而是絞盡腦汁地在當地肆意欺壓百姓、巧取豪奪各種財物資源。對於城防之事,眾人皆是敷衍了事,甚至可以說是毫不關心。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南陵軍如同一股洶湧澎湃的洪流般迅速逼近了離都,直到距離城池已然近在咫尺之時,閩軍方才如夢初醒般得知這一驚人的訊息。心急如焚的探子們馬不停蹄地四處尋找將領吳啟明以及其他諸位將軍,期望能夠儘快將敵情稟報給他們,並商討應對之策。

可令人感到絕望的是,那些平日裡作威作福的將領們此時卻不見蹤影。有的沉醉於青樓酒肆之中,縱情聲色;有的則明目張膽地在民間橫徵暴斂、搜刮民脂民膏,全然不顧城中安危。可憐的探子們幾乎跑遍了整座城市,也未能尋得這些人的身影。

待到閩軍終於意識到事態嚴重並有所行動的時候,一切都為時已晚。南陵軍已然氣勢洶洶地兵臨城下,迅速展開了猛烈的攻城之戰。而此刻的閩軍由於長期疏於訓練且毫無戰鬥準備,士兵們軍心渙散、士氣低落。面對南陵軍凌厲的攻勢,完全不堪一擊。僅僅經過兩輪激烈的交鋒,離都便落入了南陵軍之手。

在經歷了漫長而又黑暗的亡國歲月之後,離都的百姓們終於迎來了曙光,看到了那期盼已久的希望。

當那一面面鑲著醒目的“晉”字大旗如同一股紅色的旋風般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高高飄揚起來的時候,整個離都城瞬間沸騰了!人們紛紛湧上街頭,歡呼聲、喝彩聲響徹雲霄,彷彿要將這積壓許久的陰霾一掃而盡。

此情此景,讓人不禁想起了多年前那個驚心動魄的時刻——當時,正是晉王珅親自率領著勤王大軍,以雷霆萬鈞之勢殺回離都,和殘暴的唐堯展開了一場生死決戰。那場激戰過後,離都方才得以從水深火熱之中解脫出來。

如今,歷史似乎再度重演。只見晉王珅身騎一匹雄健的戰馬,英姿颯爽地走在隊伍的最前列;他身旁的南陵公主亦是巾幗不讓鬚眉,端坐於另一匹駿馬之上,與晉王珅並肩而行。兩人身後緊跟著氣勢磅礴的南陵軍。

隨著晉王珅和南陵公主率領著南陵軍緩緩進入離都城門,街道兩旁早已擠滿了熱情洋溢的百姓。他們揮舞著雙手,臉上綻放出欣喜若狂的笑容,口中高呼著對晉王珅和南陵軍的讚美之詞。這些飽受閩軍欺凌的百姓們心裡清楚得很,有了晉王珅和南陵軍的到來,那些痛苦不堪的日子終於要結束了,屬於大離人的日子即將來臨。

離王寢殿早就被暗衛們守衛住了,離都被攻破以後,看守王宮的閩軍想要劫持離王,早被從各處現身的暗衛們幹倒了。受夠了罪的付士吉,抄起一個燭臺,照著奔進殿的一個閩軍狠狠砸去,邊砸邊罵,算是出了口惡氣,一旁的離王連聲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