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絲毫不減。

酒過三巡之後,兩人開始回憶起當年在太學監求學時的那些點點滴滴。他們談到了那位嚴厲但又充滿智慧的盧恆老師,回想起他授課時的種種情景,以及對學生們的悉心教導和嚴格要求。不僅如此,他們還說起了曾經一起苦讀的同窗們之間發生的那些有趣之事。

說到這些往事的時候,兩人臉上都洋溢著歡快的笑容,時而哈哈大笑起來,那爽朗的笑聲彷彿能夠穿透屋頂,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在這一刻,時光似乎倒流,他們又重新回到了那段無憂無慮、充滿青春活力的歲月。

離開刑部大牢之後,葉令勉只覺得心頭彷彿被一塊千斤重石壓著一般,沉重得讓他幾乎無法呼吸。他的心情異常壓抑,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於同和那顯得有些憔悴臉龐,心中暗暗為於同和鳴冤叫屈。

與葉令勉不同的是,身處牢獄之中的於同和此時已然完全想明白了一切。經過這些日子的深思熟慮,他深知自己已經無力迴天,便決定坦然面對即將到來的最後結果,不再做無謂的掙扎。趁獄卒送飯,他請獄卒帶話給葉令勉,希望自己走完最後的路。

於同和的案子,朝野都傳開了,大家都深知於同和冤枉,可是無一人敢出面替於同和抱不平。葉令勉幾次想出面求情,可是想想那天在御書房被閩皇和齊太傅訓斥,還是忍了回去。

聽到獄卒帶的話,葉令勉完全明白了於同和的想法。左思右想,葉令勉決定,自己親自去送同窗一程。

葉令勉精心選了一個吉日,準備好了酒菜,帶著幾個隨從,去了刑部大牢。

去刑部大牢的路再熟悉不過了,可是葉令勉這次卻感覺異常的艱難,每一步邁的又苦又累。那路好像變長了,似乎看不到盡頭。那路又好像變短了,似乎一步就邁到了大牢門口。

牢門開啟的時候,葉令勉強撐著走了進去。於同和看到了他和身邊捧著酒菜的隨從,微笑著說:“葉大人,您終於來了!”

:()和親,從此玉碎宮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