磲體內,因為此物生長在海底,常年吞服陰精海力,從而孕育出了一種可以用來修煉《化龍歸靈訣》的特殊屬性,劉豐現在要繼續用靈力修煉,等適應了階段性痛苦後,才能購買此物按在海底珠上,加大力道。

“看來有空得去問問老子珠的價錢了,希望別太貴才好。”

嘆息一聲,掏出一枚養元丹開始恢復靈力。

要說靈器對修者的靈力消耗真是太劇烈了,海底珠只是一件輔助性的靈器,他才用了一會便將丹田裡的靈力全部耗光。

若是其他攻擊類的靈器,或者法陣比海底珠多出幾層的,那還了得?不會激發兩次就喝光耗空了吧?

轉頭一想三天後的事情,估計去了,一段日子都要在外面度過,而他目前已經初步練會了輕身術,御物術,火球術,歸靈訣的一套拳法,以後就叫龍拳吧,還有主修功法衍生出來水彈術。

至於什麼時候才能熟練掌握,估計最起碼也要一兩年時間,因為這些東西都需要水磨功夫,是沒有其他的捷徑可走的。

轉眼到了第三天,劉豐將隨身東西收拾停當,闊步走出洞府,來到庶務堂門前,劉海川早就等在那裡,二人點點頭出了坊市,一個駕起遁光,一個掏出神行符貼在腿上,徑自朝梅花山飛去。

算起來,劉豐這是第二次前往梅花山,四年多前,他導氣入體,老爹租了一輛馬車,花了半個月時間才把他帶到山下,結果二人被困在迷霧陣裡足足半天才被發現……那一日他平生第一次見到了傳說中的修者,也明白了修者和凡人,旁支和嫡親的區別;轉頭四年多過去,當他以一個修者的身份再一次駕臨梅花山時,早以沒有了當初的稚嫩和驚恐。

或許劉海川說的對,修者往往心性涼薄,這種心性多半是自己磨礪出來的,是長期離群索居,面對孤獨後自然而然的產物。所以,這種人往往會銘記住任何一個微不足道善意,不忘任何一次的失望。

來到梅花山外,劉海川從懷裡掏出一枚玉簡朝下方的滾滾濃霧掃去,面前瞬間多出一條通道,二人一前一後的飛入通道,眼前一晃來到梅花山上。

“對了,這是進出梅花山的令牌,作為家族修者,每個人都有一塊”。

:()小仙不入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