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彝族“六祖”默部落水西第七十四世君長,明順德夫人攝貴州宣慰使奢香夫人第8代孫,貴州宣慰使賜正三品封昭勇將軍安觀之子。大明建立之初,奢香夫人歸順大明,朱元璋非常高興,深得朱元璋信賴,值明太祖朱元璋派傅友德、沐英等從四川、湖南出兵,經貴州入雲南,以討伐元梁王巴匝剌瓦爾密的殘餘勢力。盤踞於雲南的元蒙勢力正暗中與烏撒(今威寧)、芒部(今雲南鎮雄)等地的土酋勾結,於黔西北境內屯兵,企圖阻止明軍入滇。奢香審時度勢,積極獻糧通道,支援明軍。還憑藉宗族關係,親赴烏撒、芒部,對諸土酋闡明形勢,勸說開導。使明軍得以順利進拔雲南,促進了大明的統一。

奢香攝理貴州宣慰使職後,築道路,設驛站,溝通了內地與西南邊陲的交通,鞏固了邊疆政權,促進了水西及貴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回到貴州後,奢香親率各部落開置以偏橋(施秉縣境)為中心的兩條驛道。一條向西,經貴陽,過烏撒,達烏蒙(雲南昭通);一條向北,經草塘(甕安縣境)到容山(湄潭縣境)。置龍場、陸廣、谷裡、水西、奢香、金雞、閣鴉、歸化、畢節等九個驛站於貴州境內。王陽明任職的龍場驛站就是其中之一;驛道縱橫貴州,開啟了與川、滇、湘的通道,促進了各民族的交往,推動了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穩定了西南的政治局面,確定了與明王朝的臣屬關係。朱元璋說:“奢香歸附,勝得十萬雄兵”。

公元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奢香將長大成人的獨子阿期隴弟送入京師太學讀書,明太祖朱元璋特下詔告訴國子監官,善為訓教阿期隴弟,不要辜負遠來求學的人。公元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阿期隴弟學成而歸,朱元璋賜予三品朝服並襲衣、金帶等,並欽賜姓“安”,漢名叫“安的”。所以這水西安家不僅是當地土司、彝族領袖,也是大明冊封的官員,世襲罔替,而且擁有自己的軍隊,一方面是維護當地的治安,另一方面是一旦當地少數民族有什麼矛盾和暴亂髮生時,都是作為大明朝廷的軍隊的先鋒出戰。

這次思州事件,樊洪文見州衙被砸,夏高被抓;上疏貴州布政使說布依族暴亂,起義造反,並故意略去了事件的原由,誇大了事件的性質和規模;貴州布政使張吉責令貴州總兵李昂派兵鎮壓,思州管轄地域剛好就是水西宣慰府地域重合,於是貴州總兵李昂就派安貴榮作為先鋒先行出兵。

:()王陽明之馭心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