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貢獻之人方有權利取得之特別型別。

“願問陛下對於其選擇有何界限規定否?”

“只要不涉及皇族血統和高階功勳者,其餘皆允許。”

馬任聽後,畢恭畢敬地回答說:“遵從陛下之意。”

正在此時,

門外侍候之人前來稟報:

“啟稟殿下,皇子長子扶蘇求見。”

聽到這句話嬴政微微蹙額,

見勢不對勁馬仁趕緊急急告別:“微臣這就先行告退。”

只見揮手示意:“退下吧,務必注意

見始皇愈加惱怒,扶蘇感到頭皮一陣發麻,但事已至此,如果不把內心的憂慮說出口,恐怕更難獲得父親的理解。

“兒臣遵命。”

扶蘇深吸了一口氣,彎腰低頭恭敬地說:

“父皇……兒臣這次進諫是關於關中的大搜查行動。兒臣並不指望父皇改變決定,只是想要表達我的真實看法。”

“父皇聽了也好,不願聽也罷,請父皇別因此動怒。”

“兒臣聽到父皇遇襲的訊息時也同樣震驚和害怕,也曾堅決支援您採取的措施封鎖關中。現在封鎖已持續了十日,城中已經捉拿了幾十個盜賊,相關人員也都受到了處置。”

“這件事大局已經穩定。”

“然而數天來,由於道路封閉、交通斷絕,城內的糧食幾乎耗盡,商人們則趁機哄抬物價,現在咸陽米價已經漲到每石几百甚至上千錢。”

“兒臣請求父皇終止對關中的封鎖。”

“如果再封鎖下去,恐怕會有百姓因為缺少糧食而餓死。”

“現今天下剛穩定,首要的任務應是安撫民心。作為大秦國都的咸陽,若市民中有餓死的情況出現,會讓舊六國的勢力有藉口 ** 人心,並引起城內更多的不安情緒。”

“此事的利害關係,懇請父皇三思。”

“而且此次行刺主要源於盜賊群體,並不應該影響城中的普通居民。讓刑部審問已捕獲的匪徒,很快可以查出其他潛藏在城中的漏網之魚。”

“連累無辜百姓實在是不合理。”

“請父皇明察。”

“博士學宮的人對此是什麼看法?”秦始皇冷冷地問道。

“孔鮒等人不建議兒臣面見父皇。”這一次扶蘇回答得很乾脆。

“朕問的是那些博士對此事的意見。”

“兒臣這次覲見是沒有事先徵求他們意見的。”

“確實?”

“父皇……”

秦始皇眼神中掠過一道寒意,怒而一拍桌案:“區區小事你也不能理清頭緒,怎能處理國事?”

見到始皇暴怒,扶蘇頓時面色蒼白,長跪於地。

但他眼底仍然透出幾分執拗。

秦始皇滿面怒容,甚至有立刻將扶蘇趕出去的想法,但最終壓下怒火,厲聲道:“你認為我所為不當,可是你並沒有認清最重要的事情。”

“天下的安穩究竟來自誰的手上!是朕。”

“你根本不懂如何治理國家。”

“就連最基本的君主與臣子的關係都無法理解。只有仁慈的心有什麼用呢?單憑空言就能統一世界?贏得眾人的忠順?維持長久和平?”

“頒佈這封鎖令至今已過了十日!這期間沒有任何一位朝臣遞交奏疏,他們是否瞭解這一法令所帶來的後果?顯然,朝臣中沒人不懂得其後果;但他們依然選擇緘默無言,因為它們瞭解事態的嚴峻性和必要性!”

“再說博士學宮那些文士,平日自稱為仁者和義士,常常愛向朕反對些什麼。如果在以前的日子,他們在這樣的情況下早已上書了。但現在,竟無人出面。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