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飛開啟了大腦搜素。

海量歷史知識就蜂擁而至。

他找到了魯班的原始圖紙。

原始圖紙找到後。

發現這動力問題存在缺陷。

圖紙的動力只有風力。

可風力不太好控制啊!

於是。

他在原始圖紙又進行了改進。

原有材料的竹木改成北方常見的柳樹條。

這東西遍地都是。

在原風力做動力的基礎。

他把木鳶的動力又加了一種發條。

發條?

這東西哪裡找去啊!

鐵木真時代別說鋼發條了。

鋼還沒普及呢。

他把鋼發條換成木發條。

選擇北方的桑柘木薄板為原料。

這種材質彈性好。

製作的木發條產生的動力。

能讓木鳶在空中飛三天。

對,就是最大續航能力。

已經超過現在的戰鬥機了。

圖紙被幻獸送到別勒古臺手中。

別勒古臺趕緊帶領團隊進行製造。

你甭說。

這別勒古臺果真是能工巧匠。

只用了七天。

就做出五百架木鳶。

又過了七天。

就訓練出一支一千多人的木鳶部隊。

這種木鳶就好比小型飛機。

只是需要一根繩子和地面的人相連。

繩子的一端拴住木鳶。

另一端和地面的兩名操控兵相連。

一名操控兵先把木鳶放飛。

當它離地面有一丈高的時候。

負責操控載荷的兵。

把一個柳條筐掛。

柳條筐裡是五十公斤重的碎石。

隨著操控兵的操作。

把木鳶和柳條筐升向空中。

這支部隊來到野狐嶺外。

先啟動一佰架木鳶。

飛向金兵據守的空。

這場面。

老壯觀了。

和現在的無人機蜂群一樣。

這木鳶蜂群在金兵頭頂一出現。

當即把金兵整懵逼了。

這是神馬東東?

咋跑頭頂來了。

金兵感覺這不是啥好鳥。

就向這些木鳥發射了弩箭。

但。

這連弩車也好,轉射機也好。

射程只有一百多米。

根本夠不到這些鳥。

正當金兵傻眼的時候。

就見這些鳥一撅屁股。

一陣石頭雨就下來了。

一隻木鳶攜帶五十公斤碎石。

一百隻木鳶攜帶的就是五噸啊!

這些石頭落下來。

別說金兵了。

那些連弩車和轉射機也都被砸碎了。

變成劈柴了。

遠遠觀戰的鐵木真一見。

樂壞了。

我的乖乖。

這鳥也太是好鳥了!

他當即派出騎兵。

一個衝鋒下來。

關隘立馬拿下。

能不拿下嗎?

活著的金兵沒幾個了。

在鐵木真時代有了空中優勢。

這仗不勝利天理難容了。

不過。

接下來的戰鬥。

沒有想象的那麼樂觀。

金兵知道這木鳶蜂群厲害。

只要見到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