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傳遞家風文化(第1/3頁)
章節報錯
衛雨氳每次坐在廣播站那張熟悉的椅子上,準備講述家風故事時,心中都充滿了使命感。那破舊的播音裝置在她的撫摸下彷彿也有了生命力,即將透過它把珍貴的家風文化傳遞出去。
有一天傍晚,夕陽的餘暉灑在廣播站的小窗臺上,衛雨氳調整了一下坐姿,開始講述一個關於堅守承諾的家風故事。
“鄉親們,今天我要給大家講一講老林家的故事。老林家的爺爺,當年和村裡一個好友一起去鎮上做小買賣,他們約定好不論盈虧,都要平分所得。那時候,他們的本錢都是東拼西湊來的,就指望著這筆買賣能改善家裡的生活。可是啊,天有不測風雲,那一趟買賣遇到了很多麻煩,貨物在運輸途中損壞了不少。到了鎮上,買家又故意壓價。最後算下來,不僅沒賺到錢,還虧了一些。這時候,林家爺爺的好友有些灰心喪氣,覺得這買賣虧了,就不想再按照之前的約定平分損失了。但是林家爺爺說,‘咱們既然約定好了,那就得遵守,哪怕再難,我也不會違背這個承諾。’他把自己家裡僅有的一點積蓄拿了出來,補上了好友那部分的損失。從那以後,林家的人就一直把堅守承諾當作家族的重要家風。老林家的孩子在外面打工也好,讀書也罷,只要是答應了別人的事情,就一定會做到。這種信譽啊,讓老林家在村裡村外都受到大家的尊重。咱們村裡有個工程,要找幾個踏實可靠的人幫忙。大家都推薦老林家的年輕人,為什麼呢?就是因為知道他們家的家風是堅守承諾,把事情交給他們放心。鄉親們,一個家族能夠因為堅守承諾而被大家信任,咱們整個村子如果都能把這種品質傳承下去,那會是多麼大的一筆財富啊。”
孩子們在村子的小路上聽著廣播,眼睛裡閃爍著思索的光芒。其中一個小男孩對身邊的夥伴說:“我們也要像老林家那樣,說話算話。”
又一次,衛雨氳講述了一個關於包容的家風故事。
“咱們村的老馬家,家族人口眾多,性格也各異。可是這麼多年來,他們家族裡從來沒有發生過什麼大的爭執。這多虧了馬家老太太在世時定下的包容的家風。有一次,馬家的兩個年輕媳婦因為一點小事吵了起來,一個說另一個佔了家裡太多的地方曬被子,另一個說對方總是不打掃共用的院子。這事情要是鬧大了,肯定會影響家庭和睦。馬家老太太知道後,把兩個媳婦叫到跟前,她沒有批評任何一個人。而是說,‘咱們一家人住在一個屋簷下,就得互相包容。曬被子佔地方了,咱們可以商量著換個時間,院子髒了,咱們也可以一起打掃。大家都退一步,海闊天空嘛。’在老太太的調解下,兩個媳婦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互相道歉。從那以後,他們家族裡不管遇到什麼矛盾,大家都會想起老太太的話,互相包容。老馬家的這種包容之風,在咱們村就像一陣和煦的春風,溫暖著每個人的心。如果咱們每個家庭都能像老馬家一樣,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計較,咱們村就會更加和諧美滿了。”
村裡的幾位大媽聽到這個故事,會心地點點頭。其中一位說:“這老馬家就是做得好,咱們平時也得學著點。”
在一個細雨濛濛的午後,衛雨氳又坐在廣播站說:“鄉親們,我今天要講的這個家風故事是關於勤奮好學的。老張家的孩子從小就被教導要勤奮學習。老張他自己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是他知道知識的重要性。他每天都會陪著孩子讀書寫字,家裡窮,買不起太多的紙筆,他就用樹枝在地上教孩子寫字。老張的兒子也很爭氣,讀書非常刻苦。夏天熱得不行的時候,他就在院子裡的大樹下讀書,蚊子咬得滿身是包也不停下。冬天手都凍僵了,還堅持練字。就這樣,他一路讀到了大學。這在咱們村可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啊。畢業後,他回到村裡,把自己學到的知識用來幫助村裡搞發展。他改良了咱們村的農作物種植技術,讓產量提高了不少。老張家的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