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年代不下鄉8(第2/2頁)
章節報錯
是找的在北京散貨的大老闆拿的貨,雖然比廣州貴,但是有的賺還安全,何樂而不為呢。
劉玉溪有後世的眼光,又有銷售的口才,她們院裡的人,每天兩兩一組,分開擺攤,劉玉溪每個組輪一天,等大家都可以熟練賣貨了,就分開單幹。
畢竟每個人的能力是不一樣的,時間長了,肯定會有矛盾,朋友之間最好不要在一起做生意,一但牽涉到金錢利益,任何關係都長久不了。
所以除了最開始的那批貨是大家按投入的錢分錢,後面都是各家賣各家的。
劉玉溪也就是寒暑假的時候賣賣衣服,後面也賣電子錶和墨鏡,別看墨鏡不值錢但是利潤大啊。
從廣州拿貨量大的話是15元一副,到了北京出貨是3到5塊,劉玉溪他們賣是8到15塊,接近兩倍的純利潤,總價低,好出手,不存在過時壓貨壓錢的情況。整一個短平快,所以,暑假的時候,劉玉溪賣衣服是肯定會帶上墨鏡的。
也是因為這幾年跟著劉玉溪的賣貨經歷,在80年代中後期下崗潮來臨時,院裡的人那是一點都不慌,甚至當時早就有人停薪留職專門開店做生意去了。
劉玉溪買四合院沒有瞞著院裡的鄰居,後面賣貨的錢一多,劉玉溪就買房子,院子裡的人都認為跟著劉玉溪不會錯,畢竟從她父母去世,她做的所有的事都是對大家有好處的。
所以劉玉溪在哪買房子,他們就在哪買房子,買不了大的就買小的,暫時錢不夠,那就再攢攢,等錢夠了再去買。
劉玉溪從不主動勸院裡的人做什麼,但是院裡的人問她什麼,她也會實話實說。
等知青大規模返城的時候,劉玉溪從隔壁院子找了個靠得住的返城知青,專門幫她管著後面買的房子出租,院子裡的人買的房子只要有空的也交給了那人。
後來那人自己實在忙不過來,就又招了幾個人品過關的返城知青,辦了一個房產中介公司,畢竟和劉玉溪打交道多了,帶聽不聽的也能學到不少。
:()快穿:什麼時候才能混吃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