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管仲病重,囑咐齊桓公遠離易牙、豎刁、開方這仨壞蛋,還推薦隰朋來主持政務。易牙聽說後,就跑去跟鮑叔牙吐槽:“仲父能當相國,那可是您推薦的。現在他病了,國君去探病,他居然說您不行,反倒推薦隰朋,這也太不公平了吧!”

鮑叔牙卻笑著說:“這就是我推薦管仲的原因啊!管仲一心為國,不偏袒朋友。要是讓我當司寇,趕走那些奸佞小人,那還行;但要是讓我主持國政,你們這些人哪還有容身之地啊?”易牙聽了,灰溜溜地走了。

過了一天,桓公又去看望管仲,管仲已經說不出話來。鮑叔牙、隰朋都哭得稀里嘩啦。當天夜裡,管仲就去世了。桓公哭得那叫一個傷心,大喊:“哎呀,仲父啊,這簡直是砍斷了我的臂膀啊!”他讓上卿高虎負責管仲的喪事,葬禮辦得極為隆重,還把管仲生前的封地都給了他兒子,讓他們世世代代當大夫。

易牙又對大夫伯氏說:“以前國君奪走您駢邑三百戶,用來賞賜管仲的功勞;現在仲父死了,您為啥不跟國君說說,把封地要回來呢?我在旁邊幫您。”伯氏哭著說:“我就是因為沒功勞,才丟了封地。管仲雖然死了,但他的功勞還在啊,我哪有臉去跟國君要封地呢?”易牙嘆口氣說:“管仲死了還能讓伯氏心服口服,我們可真是小人啊。”

再說桓公記著管仲的遺言,就讓公孫隰朋主持政務。可沒想到,還不到一個月,隰朋就病死了。桓公納悶地說:“仲父難道是聖人嗎?怎麼就知道隰朋在我這兒幹不久呢?”於是又讓鮑叔牙接替隰朋的位置。鮑叔牙堅決推辭,桓公說:“現在滿朝文武,沒人比您強了,您想讓給誰啊?”鮑叔牙回答說:“我這人喜歡好人,討厭壞人,這您是知道的。您要是真用我,那就得先把易牙、豎刁、開方趕走,我才敢奉命。”桓公說:“仲父早就這麼說了,我哪敢不聽您的呢。”當天就把這三人給罷官了,不許他們再入朝。鮑叔牙這才接受任命。

這時候,淮夷來侵犯杞國,杞國向齊國求救。齊桓公就聯合宋、魯、陳、衛、鄭、許、曹七國國君,親自去救杞國,還把杞國的都城遷到了緣陵。諸侯們為啥還聽齊國的話呢?就是因為齊國用了鮑叔牙,還沒改變管仲制定的政策。

咱再把話頭轉到晉國這邊。自從晉惠公即位後,連年莊稼收成不好。到了第五年,又鬧大饑荒,倉庫裡空空如也,老百姓都沒吃的了。惠公想去別的國家借糧,心裡尋思著:只有秦國離得近,而且還是聯姻之國,可之前咱賴了人家的賬,這咋好意思開口呢?郤芮就說:“咱也不是不還秦國的賬,只是說緩一緩嘛。要是咱去借糧,秦國不給,那就是秦國先跟咱絕交,咱賴賬就有理由了。”惠公說:“你說得對。”就派大夫慶鄭帶著寶玉去秦國借糧。

穆公把大臣們召集起來商量:“晉國答應給咱五座城,到現在也沒給,現在他們因為饑荒來借糧,咱給不給呢?”蹇叔和百里奚異口同聲地說:“天災這東西,哪個國家能免得了啊?救濟受災的鄰國,這是常理。咱順著理走,老天爺肯定會保佑咱們。”穆公說:“我對晉國的恩惠已經夠多了。”公孫枝接著說:“就算咱對晉國施了大恩,能得到回報更好;要是得不到,錯也在他們那邊。晉國老百姓要是恨他們國君,還能跟咱作對嗎?國君您就借吧。”丕豹卻想起殺父之仇,揮舞著胳膊說:“晉侯這人不地道,老天爺才降災給他。咱趁著他們饑荒去攻打,準能把晉國滅了,這機會可不能錯過。”繇餘卻說:“仁義的人不會趁人之危去撈好處,聰明的人不會心存僥倖去求成功。借糧給晉國才是對的。”穆公最後說:“辜負我的是晉國國君,捱餓的可是晉國老百姓。我可不忍心因為國君的緣故,讓老百姓遭殃。”於是就從渭水運了幾萬斛糧食,沿著黃河、汾河、雍河、絳河送到晉國,船多得一艘接一艘,這就叫“泛舟之役”,幫晉國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