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正是張老學究,他看著孩子們在學堂裡嬉鬧,心中滿是不屑。

在他看來,這些新式教育不過是些花裡胡哨的東西,根本無法與傳統的四書五經相提並論。

他拄著柺杖,一步一步地走遠了,身影漸漸消失在夕陽的餘暉中。

改革的春風吹遍田間地頭,卻也吹不散一些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舊觀念。

不少村民雖然對新學堂充滿好奇,但仍然猶豫不決,擔心孩子的前途會受到影響。

這種猶豫的氛圍像一層薄霧,籠罩著整個村莊。

田宇明顯感覺到入學人數的增長速度放緩了,他緊鎖眉頭,心中湧起一股堅定的信念。

他必須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人瞭解新式教育的好處。

與此同時,張老學究雖然不再公開反對改革,卻時不時地在村民中散佈一些保守言論。

他言語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煽動,像一顆顆細小的火星,落在村民心中,漸漸燃起一絲壓抑的氛圍。

“這新學堂,教的都是些什麼玩意兒?之乎者也都不教了,以後能有什麼出息?”張老學究搖著頭,對著幾個村民說道。

村民們面面相覷,葉璃和田宇得知此事後,心中湧起一股無奈。

他們明白,要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並非一朝一夕之事。

“看來,我們得再去和張老學究好好談談了。”葉璃輕嘆一口氣,揉了揉眉心。

田宇點了點頭,眼神中透著一絲堅定。

“走吧。”他說著,起身向門外走去。

葉璃跟在他身後,兩人朝著張老學究的住所走去,夕陽將他們的身影拉得很長。

走到門口,田宇輕輕叩響了木門,“張老先生,在家嗎?”

敲門聲在寂靜的院落裡迴盪,良久,吱呀一聲,木門緩緩開啟。

張老學究鬚髮皆白,站在門口,渾濁的雙眼打量著田宇和葉璃。

“何事?”他語氣冷淡,帶著一絲疏離。

田宇和葉璃沒有直接反駁張老學究的言論,而是邀請他參加即將舉辦的教育成果展。

張老學究雖心有不屑,但最終還是答應了下來。

成果展當天,學堂裡張燈結綵,熱鬧非凡。

孩子們穿著整齊的校服,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他們有的展示書法繪畫,有的表演武術,有的則展示自己製作的小發明。

田宇和葉璃穿梭在人群中,臉上帶著欣慰的笑容。

張老學究站在人群邊緣,原本緊繃的臉上漸漸露出了驚訝的神情。

他看到孩子們熟練地使用算盤計算複雜的賬目,看到他們用簡潔的文字記錄農耕技巧,更看到他們用自己製作的工具改良農具。

這些,都是他從未見過的景象。

其中一個孩子,用清脆的嗓音朗誦了一篇關於孝道的文章,字正腔圓,聲情並茂。

張老學究聽著,渾濁的眼中竟然泛起了淚光。

他想起自己年輕時苦讀聖賢書的場景,心中五味雜陳。

震撼的氛圍在村子裡散開,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層層漣漪。

許多原本對新式教育抱有懷疑態度的村民,看到孩子們精彩的表現,都被深深打動,改變想法的情緒在他們心中升起。

一個年邁的婦人,拉著自己孫子的手,激動地說:“娃啊,以後你就好好在這裡唸書,將來一定會有出息!”

葉璃看著田宇為改革努力奔波,眼中滿是崇拜。

她看到他為了孩子們的未來,不辭辛勞,四處奔走,心中充滿了感動。

溫情的氛圍在兩人之間散開,像一股暖流,流淌在彼此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