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南明史上最閃耀的一顆將星,他,自然也成為了《紅樓夢》中最能打的一個角色,柳湘蓮。

崇禎年間,陝西大旱,他們家沒有做官的親戚,也沒有收稅的朋友,父母雙亡,十歲的他加入了張獻忠的流寇隊伍,成為西王帳下孩兒軍中的一員。

所以,他在書中也是自幼父母雙亡。

跟隨大西軍四處流動,征戰南北,逐漸成長為一名將領,並被張獻忠看中,收為義子,成為張獻忠五大義子之一,因面容俊秀,當時在義軍中人稱張玉兒,因此《石頭記》中贊他面容年輕,生得又美。

崇禎九年,張獻忠接受招撫,全軍改旗易幟變成了明軍,在修整期間,張獻忠為他們請了教書先生,並讓四個義子各領一軍。

在《好了歌注》裡暗示柳湘蓮未來的時候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

強梁可以理解為強盜,也可以理解為棟樑,所以用這個詞來形容。脂硯齋知道讀者看不出來是誰,所以直接說明了就是柳湘蓮一干人。

崇禎十年,張獻忠軍再度起義,率軍突入四川,面對四川名將張令,張玉兒領軍出戰,引誘張令出營與他短兵相接,也就是電視劇《三國演義》裡常見的那樣,雙方武將單挑。

在張令快要接近時他突然拿出弓箭一箭射死張令,隨即領兵衝殺取得大勝。

隨後又與白文選等人共同領軍,轉頭突擊前來增援的著名女將秦良玉,一生未嘗敗績的秦良玉被張玉兒等人率領的青年軍殺得大敗,她的白桿兵幾乎全軍覆沒。

這就是為什麼書中沒有寫秦鍾與柳湘蓮的過往,但是他們卻認識。

他一戰成名,從此成為大西軍中最能征善戰的一員勇將,也是此後他正式改名張定國。

後明朝調集大軍,對張獻忠與羅汝才的聯軍進行圍剿,張獻忠在川東山區流竄,有一次抓住了明軍的一支送信的小隊,得知他們是往重鎮襄陽去的,張獻忠命定國領十八名騎兵,化妝成送信小隊奔襲數百里成功騙過守衛混入了襄陽城。

等到次日夜間,定國將小隊分散行動製造混亂,給城外緊隨而來的大西軍發訊號,自己則親率士兵突襲城門,一舉拿下了城門的控制權,張獻忠由此奪取了明朝軍事重鎮襄陽,繳獲物資百萬計,直接導致督師楊嗣昌病情加重,死於任上。

這也是定國的一次精彩的戰場演出,因此書中說柳湘蓮“能串演生旦戲,不識他身份的人,都誤認作優伶一類。”

他一生轉戰陝西,山西,河南,南直隸,湖廣,四川,江西,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緬甸,從未停止過作戰。

因此《紅樓夢》中介紹他時說他“眠花宿柳,酷愛耍槍舞劍,一生萍蹤浪跡的。”

後來他們又轉戰湖廣,南直隸,江西,並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他們的下屬部隊在湖南俘獲了桂王之子朱由榔,又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朱由榔逃走了,他不會想到,這會是他將來用性命去守護的明朝皇帝。

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權後,張獻忠分封四個義子為王,就是張可旺,張定國,張文秀,張能奇,令他們各鎮一方。

誰知在南明與北方清軍的夾擊之下,大西軍連番失敗,張獻忠在前線偵查清軍動向時中箭身死,一時全軍大亂,四兄弟商議之下只得轉戰西南。

潰敗的大西軍被四川等地各路明軍追擊,當他們南逃至渠河。據守重慶的明朝總兵曾英將戰艦全部移到南岸。

面對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情況,劉文秀領著五個人,遊向南岸。潛泳到戰艦旁邊,砍斷鐵鏈“穴艙而入”,一邊登船一邊殺散船上明軍,搶回一條船,絕望中的大西軍看到主將如此勇猛,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士氣大漲!

孫可望帶領百餘名精壯披甲士兵登船,直衝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