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戀軍權賈瑞起淫心(第1/2頁)
章節報錯
前文我們花了大量的篇幅,來說明文中,王熙鳳隱射的就是掌兵權之人,都是為了驗證這個假設是否正確。
後文再出現王熙鳳時,我們再加以驗證,只有經得起每一次出場的考驗,才能說明破解的結果是正確的,而不是隻憑一些片面的資訊,做出牽強附會的判斷。
再由頑童鬧學堂一回,從遼東的一系列戰事中,可以得出一些結論,賈瑞隱射的分別是楊鎬,袁應泰,王化貞等幾人,我們總結一下他們三人的共同特點。
首先他們都是文官,楊鎬和袁應泰是遼東經略,王化貞是遼東巡撫,而且後兩位都是東林黨。
賈瑞看上鳳姐,就是隱喻這些文官看上了王熙鳳手裡的軍權。
再加上當時原文裡寫的:
可巧這日代儒有事,早已回家去了,又留下一句七言對聯,命學生對了,明日再來上書;將學中之事,又命賈瑞暫且管理。
從這一段可以推斷,賈代儒在此隱射的是袁應泰的前任遼東經略熊廷弼。
那段歷史裡,熊廷弼曾巡按遼東。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時,以兵部右侍郎代楊鎬經略遼東。
熊廷弼總結薩爾滸之戰失敗的教訓,採取的戰略措施是:督促士兵打造戰車,置辦火器,開挖戰濠,修築城牆,做禦敵守城的準備。
他的命令堅決,有法必行,幾個月下來,守備大為牢固了。接著他上書明神宗進呈方略:“請召集軍隊十八萬人分佈在雲陽、清河、撫順、柴河、三岔兒、鎮江等戰略要地,首尾呼應,小的戰事各自拒敵防守,大敵來時則互相接應、援助。
另外再挑選精兵悍將組織遊擊,乘機出動,攻掠敵人的零散兵馬,擾亂他們的耕種和放牧,輪番出擊,使敵人疲於奔命,然後瞅準機會再進兵剿敵。”
簡單來說就是死守城寨,相互呼應,騷擾敵人,絕不輕易出擊。
所以在書中賈代儒說賈瑞“自來出門,非稟我不敢擅出,如何昨日私自去了?據此亦該打,何況是撒謊!”
熊廷弼在任期間,成功阻止了後金的繼續進攻。
但是為何書中說可巧這日代儒有事,早已回家去了,又命賈瑞暫且管理呢?
原來熊廷弼得罪了劉國縉、姚宗文等人,遭到他們的彈劾,他畢竟是個儒生,不像王熙鳳一樣臨機多變,只選擇了一味地硬剛。
又逢萬曆皇帝駕崩,泰昌皇帝繼位,他一再請朝廷收繳自己的上方寶劍,罷免自己的官職。
短短一個月,泰昌帝又駕崩,天啟帝繼位,天啟皇帝決定先調回熊廷弼,留待以後再尋機啟用他。朝廷便派袁應泰暫替遼東經略位置,這就是賈瑞了,其實他是東林黨派到遼東的代表。
天啟元年(1621年),後金努爾哈赤攻破了瀋陽,遼陽,熊廷弼再次任遼東經略。
袁應泰丟失遼陽後,坐在城樓上,知道大勢已去,長嘆著對張銓說:“您沒有守城的責任,應該快逃走。吾就死在這裡了。”遂佩著上方寶劍和官印向京城方向叩拜,自縊而死。
袁應泰雖然誓死不降,然而他丟失東北戰略要地瀋陽和遼陽,坐看川浙兵渾河被圍,損失數萬精兵,其實是要負首要責任的。
他雖然學了文天祥,只求一死,卻與真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相差甚遠,所以在書中最多算是個“假天祥。”
那在風月寶鑑裡,寫賈瑞看上王熙鳳又有什麼寓意呢?
先解一下歷史原型,袁應泰本是朝廷文官,卻來遼東管理軍事,這本身就不是他擅長的。
外加當時明朝軍事體制問題嚴重,由於衛所軍長期務農,裝備,軍餉,訓練都不足,已經沒有戰鬥力了,再加上軍官調動時長髮生,便漸漸形成了家丁制度。
將軍們平時將資源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