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她是已經被打怕了,不敢說,還要笑著說“不記得了。”

前文第90章時,我們已經說過,依據香菱的母親封氏,脂批提醒的是“風氏”,已經可以說明,香菱隱射的是華夏子民。

風是華夏始祖伏羲與女媧的姓,所以風氏的女兒,直指華夏兒女。

甄家隱喻的明朝,薛家隱喻的是後金,門子隱喻的是為大明守國門的關寧軍。

所以薛家想搶英蓮去,必定是在國門附近,而負責守門的門子,一定是知道整個過程的。

在第48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詩中,有關於香菱學詩的描寫。

香菱先請薛寶釵教她,寶釵不教,再求黛玉教他。

黛玉爽快的答應了,並糾正了香菱學陸游作詩的習慣。教育她不可學宋朝,要學唐朝。

這一段的隱喻非常明顯,如果林黛玉代表朱明皇室,薛寶釵代表清皇室,那麼明朝是願意教百姓讀書識字的,相反,滿清則是想方設法阻止百姓識字的。

在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就興辦學校,各府州縣都有官辦學校,並管理私塾教育。

清朝因為自己小族統治大國的政治自卑,拼命打壓漢族文化自信,摧毀華夏的文明,從心理上奴化民眾。

以湖南石門縣為例,該縣縣誌記載:明末時全縣有私塾60多家,到順治時期,只剩下了17家,在後來朝廷的監督指示下,到乾隆年間,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家。

另外清朝還有政令:未經允許,開私塾者,斬立決。即使是家學,所教授的課程,也要經過官府的審批,經過審查,在允許的範圍內教授。

經過清朝的努力,到後期,大多百姓只知道三代往下直接到清朝,以為自古以來,我們都是在清朝統治之下。

至於最後一回,夏金桂則隱射吳三桂,他在雲貴就藩時,軍隊眾多,治下百姓根本負擔不起龐大的軍費開支。

他掌握了封地的菜茶,採礦,田賦,土司勒派等這些地方財政收入。清朝每年的軍費,還要支出總軍費的四分之一給他們。

1673年,吳三桂起兵,殺雲南巡撫朱國治,拘捕了按察使以下不順從的官員,釋出檄文,自稱“原鎮守山海關總兵官,今奉旨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佯稱擁立“先皇三太子”,興明討清。

後改國號為周,這就是給香菱改名秋菱。

經過8年的戰爭,清軍擊敗吳三桂等,按照慣例,對反覆叛亂的地區進行滅絕性的屠殺,就是四川大屠殺,導致西南四川等地人口銳減,後來不得不進行湖廣填四川,從湖廣,陝西,江西,兩廣,福建等地遷移人口,才能補足四川等地的人口。

這就是《紅樓夢》第80回美香菱屈受貪夫棒的隱射。

所以說,如果看明白了全80回的內容,還會認為後面還有數十回的內容未完嗎?

所以香菱隱射華夏的兒女,副測自然就不需再寫其他人了,因為香菱一人就包含了全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