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牙牌令解析4(薛寶釵)(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些悠悠浮雲總是遮仍太陽的光輝,登高不見長安城,怎麼不讓人內心沉痛憂鬱。
這首詩首先為我們點名了歷史事件發生的地點,即金陵,這裡的金陵就不是書中的金陵省了,就是指南京。
關於這張牙牌,大車軲轆已經解釋的非常清楚了,李白的詩是借鳳去樓空來說東晉南朝的滅亡,衣冠不存,而作者是借這首詩來暗示他們也是在懷悼故國,因為南朝往事與南明丟失金陵,繼而國破家亡的結果幾乎一樣。
我們要注意到的是,為何薛寶釵會在此處說“三山半落青天外,”前面說她已經基本佔領了江山,怎麼會三山半落青天外呢?
原來這裡說的是南明抗清將領朱成功與張煌言,於永曆十三年,率領大軍入長江直逼南京,佔領了南京外圍的鎮江,清軍江寧守將告急。
此處的三山,就是指鎮江的“金山,北固山,焦山,”它們合稱鎮江三山。
金鴛鴦代表南京的官員,所以他此處她先向寶釵說“當中三六九點在,”意思是南京還在手裡,後面又說:
“湊成‘鐵鎖練孤舟’。”
寶釵道:“處處風波處處愁。”
其實張煌言的水師前後三入長江,清軍都毫無辦法,為了防止鄭成功侵入長江防線,在金山、焦山兩岸增設鐵索,增派守軍,拱衛兩岸防線,阻礙明軍的舟船,所以說“鐵索練孤舟”。
朱成功大軍攻破鐵索橫江之後,清廷大為震驚,不久又傳來鎮江兵敗,三千滿洲八旗兵被全殲,明軍直逼南京,順治得知鄭成功圍攻南京的訊息後,感到非常驚慌,甚至一度考慮退回東北關外。
在其母孝莊太后的支援下,順治帝決定親征,以挽救江南的局勢。
因此這裡代表滿清的薛寶釵引用了唐伯虎的詩:
蘆葦蕭蕭野渚秋,滿蓑風雨獨歸舟。莫嫌此地風波惡,處處風波處處愁。
藉以說明,明軍在包圍南京的同時,張煌言率兵攻佔蕪湖,他同時下令分兵四路扼守和州、溧陽、池州、徽州等地。
這樣對於清廷來說,南京及周邊地區,正是“處處風波處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