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之事,我晝懸夜想,今日一聞呼喚即至。”

馮紫英笑道:“你們令表兄弟倒都心實。前日不過是我的設辭,誠心請你們一飲,恐又推託,故說下這句話。

【甲戌眉批:若真有一事,則不成《石頭記》文字矣。作者的三昧在茲,批書人得書中三昧亦在茲。壬午孟夏。】

我們看表面上馮紫英說的,不幸又大幸的事只不過是託詞,其實是騙寶玉和薛蟠來的。

好像是說其實沒有這一回事,但是我們看背面就知道,此時是另有所指。

今日一邀即至,誰知都信真了。”

細節,薛蟠和寶玉都是馮紫英邀來的,也就是說此前清軍與大順軍一樣,都收到了關門守軍的信,歷史上也真是如此,不過是寧遠的吳三桂給清軍送信。

說畢大家一笑,然後擺上酒來,依次坐定。

(這就是幾方擺開陣勢,準備決戰了。)

馮紫英先命唱曲兒的小廝過來讓酒,然後命雲兒也來敬。

那薛蟠三杯下肚,不覺忘了情,拉著雲兒的手笑道:“你把那梯己新樣兒的曲子唱個我聽,我吃一罈如何?”

此處的關鍵詞是新樣兒的曲子,也就是在說,唱的是符合當時時政形勢的新鮮大事,就是此戰的起因。

雲兒聽說,只得拿起琵琶來,唱道:

兩個冤家,都難丟下,想著你來又記掛著他。兩個人形容俊俏,都難描畫。想昨宵幽期私訂在荼蘼架,一個偷情,一個尋拿,拿住了三曹對案,我也無回話。

三曹對案,意思為指審問對質,出自《西遊記》。這裡就是指李自成大順軍一方,關寧軍一方和清軍三方當面對峙,也就是山海關大戰的背景。

其中關寧集團包括吳三桂的原寧遠守軍,高第的山海關守軍一萬,巡撫和文官的勢力,監軍太監的部隊,和當地計程車紳地主。

關於這場戰役,史書記載的是吳三桂投降大順以後,在去面見李自成的路上,遇到了來報信的家眷。

他聽說大順軍扣押了他的一家,並且劉宗敏還霸佔了他的愛妾陳圓圓,吳三桂因此衝冠一怒為紅顏,發誓與李自成誓不兩立。

隨後他率部返回山海關,偷襲了此時的山海關守將,唐通突遭偷襲,丟失關門之後,立即給京城發信報告,這就是書中寫的“馮大爺家請。”然後寶玉等人都去了馮紫英家。

史書雖然如此記載,但是我們看了此處《石頭記》中的記錄,就會發現不是這麼回事。

【甲戌側批:此唱一曲為直刺寶玉。】按雲兒的曲子所唱,寶玉這是被戴了綠帽子了,此行是為了來捉姦的。

實際上就是大順發現關寧軍與清軍暗中勾結,他們發兵前來捉拿,到達山海關以後,發現果然都已經在這裡了,於是大戰不可避免,下回再看更多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