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鸚鵡念葬花吟的隱喻(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一頭灰。”
這時候鸚鵡的出現,就是要報皇上的死訊的。這裡鸚鵡學話有個典故,據《宋稗類鈔》記載:
宋高宗養了很多鸚鵡,會學人說話,高宗有一天問,是不是很思念家鄉,鸚鵡回答:思鄉。
所以宋高宗派使者送回隴山,過了幾年,有使者經過隴山,遇到鸚鵡,鸚鵡問使者,上皇安否?
使者回答說:上皇崩矣。鸚鵡聞之,皆悲鳴不已。
使臣遂賦詩一首:隴口山深草木黃,行人到此斷肝腸。耳邊不忍聽鸚鵡,猶在枝頭說上皇。
作者用這個典故告訴我們,鸚鵡唸詩,暗示此處黛玉隱射的明朝的永曆皇帝,已經死去了。
那鸚哥仍飛上架去,便叫:“雪雁,快掀簾子,姑娘來了。”
黛玉便止住步,以手扣架道:“添了食水不曾?
那鸚哥便長嘆一聲,竟大似林黛玉素日吁嗟音韻,接著念道: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盡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蒙側批:苦成的字句,到今日聽了,競做一場笑話。】
鸚鵡唸的是葬花吟,前面已經做過解釋,這首詩就是黛玉葬華夏的,她葬的是華夏,自己卻無人收葬,所以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葬花吟是一首非常悲涼的詩,黛玉平時吟詩也一定是悲傷之極,所以鸚鵡學的也一定是悲涼的,這就是鸚鵡發出的悲鳴之聲。
上一次黛玉葬花是崇禎帝死前哭寶玉,他的死也代表著大明王朝的死,這次鸚鵡學著念就是永曆帝死前哭泣,哭完了則是南明的滅亡。永曆帝的死,也是無人收葬。
前面紫娟說的“該回去了。”就是指永曆帝在緬甸呆了兩年多,到了回家的時候了。紫娟其實也是杜鵑,又名子規,這裡也有黛玉這個流落海外的帝子魂歸故里寓意。
黛玉的貼身丫鬟,紫娟,隱射的是配同崇禎或永曆帝一起殉國的貼身近臣,取得是“杜鵑啼血”的典故。
古蜀國的望帝國破家亡之後,他的靈魂化為了杜鵑鳥,日夜悲鳴不止,勸誡以後的君王要愛民。
但是,以後的帝王沒有幾個聽他的話,所以,他苦苦地叫,叫出了血,還是不甘心,仍然在苦口婆心地叫著“民貴”!
詩詞中常與國家興亡的悲苦之事聯絡在一起。
白居易的《琵琶行》裡就有:“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黛玉紫鵑聽了都笑起來。紫鵑笑道:“這都是素日姑娘唸的,難為他怎麼記了。”
黛玉便令將架摘下來,另掛在月洞窗外的鉤上,於是進了屋子,在月洞窗內坐了。
吃畢藥,只見窗外竹影映入紗來,滿屋內陰陰翠潤,幾簟生涼。黛玉無可釋悶,便隔著紗窗調逗鸚哥作戲,又將素日所喜的詩詞也教與他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