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日後若是見了苦行僧,告訴他自己成了聖宗的傳人弟子,想必苦行僧也會為自己高興的。
白衣人又道:“好,你還記得在清都山拜我為師的時候,我讓你向天地各自三拜嗎?現在你重新再拜三次。”
陸正問道:“師父,這拜天地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白衣人聲音忽然變得有些肅然,道:“天生你,地養你,是你的由來根本,難道還不值得你三拜嗎?”
陸正聽了,‘嗯’了一聲,老老實實衝著天地各自三拜,不知怎麼讓他忽然想起了日月廬中天圓地方閣門口的那兩行字來,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自己在叩拜天地之時,正是一俯一仰,而天在頭上,地在腳下。(未完待續。)
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
等陸正恭恭敬敬的拜完天地,白衣人才道:“傻小子,我叫你拜天地,你就拜天地,難道你心裡一點兒疑惑都沒有嗎?”
陸正不解道:“師父你叫我拜,那就拜啊,我該有什麼疑惑嗎?”
白衣人笑道:“看來我叫你好好聽那老和尚的故事,你還真是當作故事聽了。哈哈,老和尚也罷,青丘山上那個聖君也好,他們都說的故事裡,都說是天地在愚弄眾生,難道你一點兒也不會受到影響嗎?你剛才在拜天地的時候,心中難道就沒有一絲困惑?”
原來師父是這個意思,陸正毫不猶豫的答道:“聽故事的時候倒是有一些亂七八糟的想法,尤其是第一次聽葉小秋說的時候,覺得她真的十分可憐。不過故事就是故事,聽完也就算了。雖然是我聽見的,但始終不是我經歷的,我總不能按照他們的說法來做事。我的老師說過了,人當稟其所知而行,不當依從聽聞而行,內心方有清明。如果心思雜亂,見知混淆,那一定是因為所見所聞與自己離得太遠,不管那些是不是真實,對自己來說都是虛幻和干擾。”
白衣人又道:“你這話倒算得上是知心大成境界才說得出的話,不過既然如此,我倒是想聽一聽,你心裡究竟是怎麼看待天地的呢?”
陸正想了想,答出了兩個字道:“感恩!”
白衣人哦了一聲,似是覺得十分有趣,追問道:“哈哈,這個回答倒是與你聽到的故事恰恰相反,他們所言的都是怨恨,你卻說感恩,我倒要聽聽其中的緣故了,為什麼你要感恩天地。”
陸正聲音忽然轉入了一種低沉,道:“這一點我也是最近才有的感悟,也是因為在幻心大陣之中見到了我的母親。才真正的明白過來。我從小就知道自己是一個孤兒,被人扔在了大街上,被陸爺爺收養長大,從小就沒怎麼吃過飽飯。受盡別人的欺負。那時候的我心裡充滿了各種的困惑,看見了大街上那些有爹有媽的孩子,不知道為什麼我要遭遇這一切,不能跟其他的小孩子一樣在父母身邊,在一個有屋子的家裡長大。受到父母的照顧。
待我長大懂事以後,我不僅沒有解開這些困惑,反而覺得更加可憐自己,那些困惑變本加厲,全都變成了心裡的怨念,我怨念我的父親母親,為什麼他們把我拋棄,讓我一個人獨自活在冰冷的人間。那時候的我看著其他的孩子,心裡只有嫉妒,想到自己的父母。心裡滿是怨尤,但心底深處又無比渴望見到他們。
然而直到入了幻心大陣,我看見了母親是如何把我生下來,又為了我吃了多少的苦,過著多麼艱難的日子,受盡了別人的白眼。相比之下,我雖然也吃不飽、穿不暖,但比她來說,卻要好上不知道多少。而我也知道了,她每一天都在思念我。絲毫不亞於我思念她,只是沒有辦法找到我,照顧我。看到了這一切,我心裡的怨尤之氣一下子都散掉了。那時候我才知道。其實我不是恨他們,只是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將我置於那樣的境地。當一切明白過來之後,我才發現,以前的我始終只是在可憐和同情自己,從未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