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到這個過程。在微觀尺度上,空間本身正在被重新編織,創造出一個微型的躍遷通道。這遠比傳統的引力操控要精細得多。

\"生物反應異常活躍。\"李明說,\"但是良性的。這個過程某種程度上在強化我們的量子感知能力。\"

張巖能理解這種變化。隨著實驗的進行,他發現自己越來越容易理解那些複雜的量子現象。這不是透過理性的分析,而是某種更直接的體驗。

\"擴充套件測試範圍。\"他說,\"讓我們看看能達到什麼程度。\"

裝置的功率逐步提升。隨著能量的增加,空間節點變得更加穩定。在某個臨界點,一種全新的現象出現了。

\"相變警告。\"Z-7報告,\"檢測到大規模量子態重組。\"

實驗室中的空氣開始呈現出奇異的光澤。不是普通的電磁輻射,而是量子場本身變得可見。這種現象與基地深處的能量特徵高度相似。

\"記錄所有資料。\"張巖說,專注地觀察著每個變化,\"這可能是理解躍遷技術的關鍵。\"

裝置繼續與基地進行著無聲的對話,每次交流都帶來新的資訊。那個文明似乎早已預見到這一刻,精心設計了這場技術傳承。透過那些增強的感知能力,研究人員開始理解這種高維航行的本質。

李明的手指在控制檯上移動,調整著各種引數。每次實驗都讓他們離目標更近一步。漸漸地,那些最初看似不可能的技術開始變得清晰可理解。而在實驗室的角落,量子場繼續緩緩波動,編織著虛空中的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