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你們看過nba嗎?nba最有意思的,就是資料統計!他們會統計非常多的資料,包括三雙,得分,籃板,助攻,當然還有出場時間,搶斷,蓋帽,失誤,命中率,主場勝率,客場勝率,兩個球隊交鋒的勝率,等等等等,反正只要能記錄的,能統計的,美國人全都會記錄下來。

美軍的指揮系統其實很像nba,這就是文化,美軍的指揮系統很早就開始進入了資料驅動時代,他們很多決策都依賴資料,或者客觀的說,依賴科學!

對,你並沒有聽錯,美軍參謀部很早就開始將戰爭資料化和科學化,他們從不認為這是藝術,他們從來都認為戰爭是一門學科,而且必須是理科!

理科生,冷靜,客觀,反應迅速,以資料為導向。

二戰時的美國軍隊,其軍品採購,和現在完全不一樣。他們追求價效比,追求模組化,追求大量快速生產。其裝備成本在所有西方文明主導的國家中,是價效比非常高的存在。

其軍隊作戰理念,也完全不同於蘇軍和德軍。

二戰主要的發起國,各自都有鮮明的特色。各國的作戰體系,其實是圍繞著自己的特色來進行構建的。

英國和日本,因為身處島國,所以軍事投資的重點,全部都傾向於海軍。但英國海軍在戰列艦上明顯更有優勢。反觀日本因為不可能在戰列艦上超過英國,他們將本來就不多的工業能力慢慢轉向了航母。英國是大艦巨炮為核心,而日本海軍深知國力不可能支援大艦巨炮,唯有航母才是方向。

德國,非常明顯的裝甲突擊理論,這種理論強調的是陸軍的持續作戰能力,以更快的節奏打亂敵人的部署,以快打快,分割包圍,分而殲之!所以德軍的整個戰爭體系構建,圍繞的是裝甲突擊叢集。

蘇聯,其軍事結構,圍繞的是“大炮兵主義”,蘇聯人喜歡用炮管子和你交談。後來被打疼了,才學會了大炮加坦克,蘇聯每次發動大型戰役前,先問的是“大炮有多少門?”。

美國,是“空海一體”戰術!強調的是空軍控制。原因很簡單,美國在本質上也是一個孤島,大西洋和太平洋從東西兩側包圍著美國,所以美國必須要擁有強大的海軍。美國在二戰以前只能算工業大國,還不算工業強國,但人口基數和工業能力已經紮實,所以他們可以海空一起製造,雙向推進。

“空海一體”中的航空兵有多重要?美國人的二戰,其實航空兵已經變成主力,為什麼?因為資料!美國人發現,航空兵速度極快,反應迅速,單位面積裡投放彈藥的數量遠超大炮。最最最最重要的是,航空兵能夠快速支援歐洲和亞洲的戰場,一架轟炸機出廠就能在兩天之內抵達遙遠大洲之外的戰場。而一輛坦克靠公路和海輪運輸,要抵達歐洲戰場,往往需要一個月以上的時間。

所以,美軍作戰的起手式,已經形成習慣!

空中偵察,空中轟炸,這種轟炸只要一開始,就會無窮無盡,從戰地到後勤,他們會一直炸下去,甚至是對敵人城市的大規模轟炸,美國佬根本不管你是不是平民?

美國人把這種轟炸稱為“戰略轟炸”,要徹底摧毀敵人的戰略資源!

請注意,人,同樣也是一種戰略資源!後來,猶太人也學會了。。。

然後,就是航空兵配合下,裝甲加步兵叢集的推進,如果你沒有對等的航空兵與之抗衡,死傷必然極其慘重,特別是在平原和城市,沒有山體構建大型天然掩體的地方,在防空導彈發明之前,哪怕德國人的防空塔,也只能削弱美軍的轟炸強度,無法完全阻止美國人對他們城市的轟炸!

美國人的航空兵,是他們整個陸軍戰略的核心,就是敵人地面陸軍的噩夢。

美國人的轟炸開始了,6月23日,早晨七點,緬甸南部的七個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