驄想了想,反問他,“你可以再問問組員們的意見,看看他們怎麼想?或者去問問飛行員,他們的意見也很重要!”

仲文驄沒有乾綱獨斷,而是不斷要求組員們自己思考和找到答案,是因為他內心裡有一種害怕,害怕他的思維,會禁錮這群人。對於科學和工程,思維是最重要的成長根基,被固化的靈魂,無法成長!

他從計算機裡,拍出了很多照片,然後讓他們挑選機型,做成各種模型,吹風洞來自己得出結論,而不是自己給出一個,讓他們照做。

後來,仲文驄的這種討論式學習,成為了西北工業大學的一種學習風格,沒有答案,自己去尋找,自己組成小組來討論,學校只要結果,以及這個結果研究和討論的過程。

到四月底,這個小組給出了第一架飛機的樣式,這架飛機讓仲文驄也大吃一驚,這完全不是日本和,德國,美國的樣式,而是一種歐洲風格的飛機。

它非常像法國曾經設計的8000,代號獨角鯨!

難道,歷史在某個時刻會重疊起來,如同後世中國和法國都同時選擇了鴨翼佈局一樣?

難道這是文化和歷史的迴旋鏢,終將重合?

:()抗日之火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