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這樣既節省了開支,又遵守了承諾(第2/3頁)
章節報錯
上屬於副科級,但實際上領取十七級薪資,月收入略高於何傻柱約十多塊。
當然,儘管兩人都是副科級別的幹部,但權力的實際差異卻頗為顯著。
王淵作為後勤部副部長,掌管食堂物資採購等要務,手握實權,該崗位的利益也相當豐厚。
相比之下,何傻柱擔任的食堂主任職位只需負責廠區內五個食堂的運營管理、保障工人們的用餐、協調廠區各類接待活動,同時處理與後勤部食材領取和賬目核實等相關事宜。
其實以何傻柱所作出的貢獻而言,他若是真心實意想升遷,後勤部副部長一職亦非遙不可及。
不過他本人並無升遷之意,不願捨棄現職。
管理層看到他堅定的決心及其個人並無宦海浮沉的興趣,便沒有堅持,反而心中暗自高興——認為何傻柱在食堂發揮著不可估量且不可或缺的作用。
此外,目前廠區內已經看不到熊國( ** )的專家身影。
至於安德烈,在去年學習期限屆滿後,廠方已掌握其所擅長的技術,並不再認為有必要支付他可觀的生活費用。
然而,基於過往協議的約束,廠方面對安德烈仍需維持一定的待遇支援,難以直接削減其待遇。
於是,廠領導採取了一個巧妙策略,求助於新加入工業部的高階領導,順利將安德烈轉崗至南方向的新型工廠中工作。
這樣既節省了開支,又遵守了承諾。
儘管起初對於離開充滿牴觸情緒,且非常享受何傻柱烹調的食物,但在意識到拒絕調動命令可能導致自己被迫返回母國(條件相對艱苦)之後,安德烈不得不接受了這次調動決定,選擇留在中國南部的城市生活。
在那裡,他很快發現了一位擅長淮揚菜系的專業廚師,對其手藝讚譽不已,逐漸適應了新的生活環境。
幾個月以來,何傻柱頻頻收到安德烈寄來的信件,字裡行間流露出對前者廚藝的深切懷念。
不過安德烈同時也提到了自己的良好境遇,減輕了何傻柱內心的愧疚之感。
在工作和個人生活中經歷了上述變化的同時,何傻柱面臨著更大的挑戰,那便是國家即將面臨的為期三年的自然災害危機。
儘管通常提到的\"三年困難時期\"主要集中在1959年至1961年最為嚴峻,但實際的影響早在幾年前已經開始顯露,例如本年全國各地普遍遭受乾旱影響,農作物產量下降,市場上的糧食供應逐漸緊縮,價格也在悄然攀升。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方面的食品價格上漲更為突出。
同樣,廠區內也不復見到那些熊國技術專家的身影。
關於安德烈,自從一年前大家已經從他那裡學習到了所有的技術,再加上他的存在讓工廠每個月不得不支付不小的飲食費用,工廠方面也不願意再承擔這筆支出。
然而因為早前有合同在先,機械廠找不到合適的理由直接停止安德烈的生活補貼。
為此,工廠管理層想出了一個對策:他們向新加入的工信部的上級尋求幫助,要求對方協調將安德烈調到其他地方工作,即那些仍然需要安德烈這樣專門知識的新廠房。
就這樣,透過這次調崗,機械廠輕鬆地省略了每個月對安德烈生活費的支付。
當收到調動命令時,安德烈非常不願意離開,儘管已經享受了一年半由何傻柱烹飪的美食,這反倒增加了他對這些食物的依賴。
但是對抗這樣的官方決定是徒勞的,因為如果工信部向安德烈的故鄉(簡稱\"熊國\")提出意見,他可能會被強制回國。
對於安德烈來說,比起在寒冷嚴酷的氣候中回家,他更傾向於留在溫暖的地方,哪怕這意味著將不能再嚐到何傻柱親手製作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