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臨時的落腳點(第2/3頁)
章節報錯
則帶著工匠再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開始建造大車,這是最重要的勞動工具,現在他們要一架架造出來。
第二件事,燒磚。
第三件事,造船。
這三件事,對於任何部族而言都是大事,可不奴族的工匠特別多,他們幾乎佔據人口的三分之二。
於是,袁華和崔力將他們按照技能分組,開始慢慢進行細緻化分工。
特別是造船,這裡沒有人會造船,就連崔力也沒有見過,於是袁華畫出最簡單的帆船樣子,這是一條只能做二十人的小帆船。他一邊畫,一邊和這群工匠討論,用了五天,終於讓他們先了解了基本思路。然後,開始將伐木,切板,火烤成型,做膠,浸油,製作繩索,編制草蓆為帆,全都進行了專門分工。
他們的營地每一天都無比忙碌,衛隊長來過兩次,他發現捕魚簍子很好,就問不奴族要了一個,自己拿去用了。
過了三日,衛隊長帶著一隻羊過來,靦腆的說,想用來換五個捕魚簍子。這大約是,不奴部和阿蘭族的第一次交易,雙方都很滿意。
隨著大漢工匠們發現野生的麻,隨著土窯開始點火,精美的陶器和堅硬的磚塊和瓦片開始出現。上百名匈奴奴隸中的漢人工匠,數千年的知識積累,讓他們的器物相較於阿蘭族的東西而言,無比精美,華夏文明的光,在一點點明亮這片天地。
不時,有阿蘭牧民過來交易陶器和捕魚簍,這是他們的必需品。
十天後,一個斥候興奮的衝進營地,他高舉著手裡的籮筐大聲喊道,“煤,煤,煤”。
他會的漢語不多,但鐵,銅和煤,他已經會了。
十五天後,鐵也被發現了!
二十五天後,銅被發現!
一座兩人高的磚窯正在蓋起,袁華站在磚窯前,他準備帶領不奴族的族人,大踏步走入鐵器時代。
可大首領的命令來了,讓他們沿著裡海向前再走一個月,讓他們在裡海的西面安家!
族人很失落,他們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現在將要再次遠行。
袁華帶上一車的陶器,趕著大車前去首領的大營,他向首領請求,讓不奴族在這裡渡過冬天,明年二月他們將啟程。
他向首領承諾這個冬天,向首領進獻一千件大陶器,希望得到允許。
首領撫摸著這些大陶器,這確實是他們部落需要的,於是他下令道,“最遲,明年的二月底,你們要動身,我會和大首領說明情況。”
回到不奴部,袁華站在高處說道,“從現在起,我們有七個月時間,準備出發的物資。”
所有人都很高興,他們是遊牧民,他們已經習慣了遷徙,但能有七個月,他們就能夠熬過這個冬天,這個冬天會少死很多族人。
上千的馬匹和上百人出發,他們跟隨斥候去採集煤礦和鐵礦,他們現在還沒有大車,只能讓馬匹帶著兩個巨大的籮筐。
崔力他們正在批次製作大車的元件,但全部組裝起來,要到八月底了,因為一輛耐用的大車,需要用到鐵。
八月十五日,在一個隱蔽的丘陵窪地裡,第一爐鐵水出爐,明亮的橘紅色鐵水流動如同溪流,整個不奴部的工匠全部都在歡騰,這就是文明的力量。
八月底,工匠們在河流處樹立起簡易水車,再用水車的轉盤來不斷舉起鐵錘,日夜不停的擊打鐵料,工匠們三班倒,日夜不停的勞作。
而袁華則在研究到底什麼是炒鋼法?這還有一段時間。
當鐵器出現,勞動生產率在快速拔高,用水車齒輪開始出現,它們帶動的鋼鐵輪鋸,讓木頭的切割無比快速,這個裝置連大漢的工匠都是第一次看見,鋸子居然可以是圓的?崔力第一次使用這種圓鋸說道,“這東西的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