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再次東征(第2/3頁)
章節報錯
大帝國。
此時貴霜國內經濟繁榮,與中國、羅馬帝國保持友好關係,並有頻繁的貿易往來。
閻膏珍繼承了丘就卻的寬容宗教政策,各種宗教崇拜的偶像均在其錢幣上有所反映,尤其是溼婆、公牛和祭壇上的王,顯示了濃厚的印度色彩。
閻膏珍是佛教徒,大批佛教僧侶開始經由陸路和海路前往中亞、中國、錫蘭(今斯里蘭卡)等地,傳播佛教。
他是印度歷史上第一位發行並實際使用金幣的君主,除了金幣,他還鑄造了銅幣與銀幣,多數的金幣都使用在對羅馬帝國的貿易上。
在他的統治時期,大月氏人的東方遊牧文化開始向印度化轉型,對後世的貴霜帝國文化的發展方向產生了深遠影響。
如果要給他畫一幅畫,那麼畫面應該是,一個左手拿著佛經,右手拿著劍的皇帝,背景是橫跨萬里的絲綢之路。
這個時代的各個帝國都很有意思,他們可以打生打死,可各個帝國之間的貿易卻極其發達。這個時期的帝國,全都是現實主義者,他們會派出軍隊主動維護絲路商人的安全,各個帝國也在這些商人的貿易商隊中加入自己的貨品來獲取收益。
貴霜帝國的貨物遠到羅馬,中間還要穿越羅馬人死敵的帕提亞帝國,可帕提亞居然還提供保護和一切食宿,你說奇怪不奇怪!
袁華在聽到這一切時,覺得不可思議,他覺得吧!這些帝國的商業思維高度,絕對超越他那個時代的美國!
人家這是真的商業自由,是真的維護全球貿易體系,好不好!比那些道貌岸然的東西,強了百倍不止!
貴霜帝國沿著絲路銷售的貨物,主要是來自中國的絲綢;東方的香料;各種時尚奢侈品,例如佛教“七寶”中的諸類物品;和田的玉石;來自阿富汗北部的青金石,羅馬人的武器也被運到東方,作為貿易的一部分。遊牧民族的手工藝品,如毛皮、牲畜、紡織原料、肉類和乳品等銷往羅馬這樣的農耕文明區。
這些貨物,先抵達帕提亞,帕提亞商人會購買一部分,也會再加入一部分帕提亞商人的物品,隨同龐大的商隊再次向西,進入羅馬的各個城邦。
回程時,羅馬的橄欖油,工藝品,武器,葡萄酒,是返程時極好銷售的商品,帕提亞,貴霜,甚至大漢的商人都會購買。
閻膏珍並沒有將烏孫人看在眼裡!
烏孫人有什麼?有馬,有羊,有牛,還有什麼?
他們有金屬嗎?有鍛造武器的作坊嗎?有攻城的武器嗎?有等級森嚴的軍隊嗎?有源源不斷帶來金幣的龐大貿易商隊嗎?
他們什麼也沒有,甚至連人口都不多,連文字都沒有!烏孫就是一個野蠻民族,就像沒有開化時的大月氏。
貴霜帝國此次聲勢浩大的北伐行動,絕非像以往那樣僅僅是為了簡單地狩獵或者掠奪財物那麼簡單。這一次,他們出動了規模龐大的軍隊,並攜帶著數以萬計的奴隸一同出征。這些奴隸並非用於作戰或後勤保障等常規用途,而是肩負著一項艱鉅且重要的任務——修建城池。
貴霜帝國顯然有著更為長遠和宏偉的戰略規劃,他們深知單純依靠武力的擄掠只能獲取一時之利,若想真正長久地佔據那片肥沃富饒的土地,就必須建立穩固的據點和城市。於是,這批數量眾多的奴隸成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力量。
可以想象得到,在遙遠的北方邊境線上,那些被奴役的人們被迫從事著繁重的勞動。他們頂著烈日、冒著嚴寒,開山鑿石、挖土填方,用自己的血汗一點點構建起貴霜帝國未來統治這片土地的基石。而貴霜帝國的軍隊則在一旁嚴密監督,確保工程能夠按照計劃順利推進。
閻膏珍能夠想象,這場大規模的建設活動無疑將對當地產生深遠影響。隨著一座嶄新的城池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