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舜帝的朝堂之上,周圍是各部族的首領和德高望重的長者。氣氛凝重而壓抑,黃河水患的陰影如同沉甸甸的巨石,壓在每一個人的心頭。就在眾人皆面露難色、沉默不語時,一個身影毅然走出,那便是伯禹。

他身姿挺拔,步伐沉穩,目光中透著無畏與決然。伯禹恭敬地向舜帝行了大禮,而後昂首挺胸,聲音洪亮而堅定地說道:“王上,臣願承擔治水之重任,定要降伏這肆虐的洪水,還百姓安寧。”他的話語如同一記重錘,打破了朝堂上令人窒息的寂靜。

我細細打量著伯禹,只見他身著樸素的麻製衣裳,雖未加修飾,卻難掩那與生俱來的英氣。他的臉龐輪廓分明,因常年的奔波與歷練而略顯黝黑,濃密的眉毛下,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猶如夜空中閃爍的星辰,深邃而熾熱。那眼神中,沒有絲毫的畏懼與退縮,有的只是對治水使命的執著與堅定。

舜帝微微頷首,目光中帶著審視與期許,問道:“伯禹,你可知治水之艱難?此非一朝一夕之功,亦非單憑一人之力可成。此前諸多嘗試皆以失敗告終,你憑何有此信心?”伯禹微微抬起頭,神色莊重地回答:“王上,臣生於治水世家,自幼便目睹洪水之害,深知其禍國殃民。臣之父輩,皆為治水而傾盡全力,雖未竟全功,但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臣亦曾遊歷四方,探尋治水之法,對各地水情、地形皆有所瞭解。今臣願以畢生精力,竭盡所能,若不能成功治水,臣願受重罰。”

他的言辭懇切,擲地有聲,在場之人無不為之動容。我心中亦湧起一股敬佩之情,在這人人談水色變的時刻,伯禹竟敢挺身而出,這份勇氣和擔當,實非尋常人可比。

舜帝沉思片刻,緩緩說道:“伯禹,治水之事關乎我華夏族之存亡,責任重大。朕命你為治水首領,統籌各方人力物力,務必全力以赴。”伯禹再次跪地,拜謝舜帝的信任,併發下毒誓:“王上放心,臣若治水不成,願以死謝罪。臣定當遵循天地之道,順應水之習性,疏通河道,引導洪水歸海。不使百姓再受洪水之苦,不使華夏大地因水患而荒蕪。”

隨後,伯禹站起身來,轉身面向眾人,開始闡述他的治水計劃:“諸位,治水需從全域性出發,不可盲目堵截,而應重在疏導。黃河水患,根源在於河道不暢,泥沙淤積。臣擬先從黃河上游入手,勘察山川走勢,開鑿河道,使河水得以暢流。同時,在中游加固堤壩,防止洪水氾濫。下游則挖掘溝渠,引水入海。此過程需各部族齊心協力,調配人力物力,方能成功。”

眾人聽了伯禹的計劃,紛紛點頭,表示認可。我在一旁認真記錄著這一切,深知這將是一場漫長而艱苦的征程。伯禹的決心和自信,如同明亮的火把,在這黑暗的時刻,為人們點亮了希望之光。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伯禹迅速行動起來。他召集了各部族的勇士和能工巧匠,組成了治水大軍。我亦跟隨伯禹,見證他治水的每一個步驟。

我們首先來到黃河上游,那裡山勢險峻,水流湍急。伯禹身先士卒,帶領眾人攀爬高山,勘察地形。他手持簡陋的測量工具,仔細測量著山峰的高度、山谷的深度以及河流的寬度和落差。每一處資料,他都認真記錄,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在開鑿河道的過程中,困難重重。堅硬的山石猶如銅牆鐵壁,阻擋著治水大軍的前進。但伯禹沒有絲毫退縮,他發明了一種新型的開鑿工具,利用槓桿原理,將巨大的石塊撬動、擊碎。勇士們在伯禹的帶領下,日夜奮戰,他們揮舞著石斧、石錘,一錘一斧地敲打著山石,火星四濺,震耳欲聾。

與此同時,伯禹還注重與各部族之間的協調與溝通。他定期召集各部族首領會議,瞭解人力物力的調配情況,解決出現的矛盾和問題。他公平公正地分配任務和物資,使得各部族之間團結一心,沒有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