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天作之合(第2/2頁)
章節報錯
,與軍侯一席論,才知用兵之道,變化萬千,是我不及你了!那李廣不拘行伍,容易被敵人乘虛而入,程不識呢,又謹慎拘束,魏其侯啊,還有你族中若有賢良子弟,一定要推舉為朕分憂啊。”
我國古代君王招攬選拔人才的方法,在春秋戰國以“養士”進行,在秦朝以軍功為選官依據。到了漢代,國家統一不再征戰,為了適應統治需要,高祖劉邦首下求賢詔,要求郡國推薦具有治國才能的賢士大夫,開“察舉制”先河。文帝時期定下“對策”和“等第”以求“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當今皇帝更是重視人才的選拔,各項規定相繼推出,充實科目,統一標準,察舉制度已然完備。
話說劉徹這真摯的不恥下問,殷殷切切的拜託,讓竇嬰感受到深深的知遇之恩!當聽到皇帝“能力越大,責任也越大。軍侯是軍中翹楚,國之棟樑,要多做準備,隨時再為朝廷貢獻自己的才能!”拜託之辭讓竇嬰體內儒家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血已經抑制不住,再次猛烈沸騰!
如果大漢真要對匈奴有所動作,我竇王孫自當奮勇,不論封侯拜相,就為出一出漢人胸中那口自白登之圍後七十多年來一直被匈奴人恥笑訛詐的惡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此時此刻,竇嬰心中私底下有個更強烈的願望,就是想證明一下自己,證明老竇家的輝煌不只有竇老太太,也不全靠著竇老太太!在小皇帝新政夭折過後了這麼多年,家族籠罩著的老太后羽翼廕庇逐漸消失之後,已現頹勢。若能憑一己之力,中興光大了老竇家,哼哼,不說讓世人側目相看,能讓泉下的老姑媽不要再小看咱,也就不枉了!
其實竇家之前因為地產上的一些爭議,和田家有過齷蹉,這一次丞相田蚡的大婚喜事,竇嬰的興致原本並不高,畢竟讓失意落魄的人去面對別人得意快樂,還要強顏歡笑地捧場,還是很有點殘忍的。
但經過與小皇帝的秉燭夜談,作為曾統帥天下兵馬的前任大將軍,竇嬰自然知道田蚡的位置有多少分量——後勤保障對軍隊是生死攸關的事。當年蕭何沒有韓信的攻城略地之赫赫戰功,也沒有張良的千里明見運籌帷幄,就管理著柴米油鹽,他憑什麼能位列“三傑”?就憑的是如果沒有他的落實與保障,張良的決策只會是一紙空文,而在前線的韓信說不定要再受胯下之辱,當逃兵回頭找漂母討一口飯吃。
所以從長計議,藉著太后這次的詔令,竇嬰希望與田丞相修復些微關係。等到他日自己再掌重兵,旌麾所指,功名所在,一切又另當別論!
沿著渭河岸的馳道一直向東,在廚城門外分出一個岔道。
竇嬰看看天色,感覺時間尚早,忽然想到一個好玩的人,略做思索,愉快地做了一個決定。嘴角又露出那一抹淺笑,自言自語道:“哈哈哈,有命即集,天作之合。”
“和天作之合的朋友一起,再嚼蠟的事也會變的熱鬧!”竇嬰撥轉馬頭右拐,加鞭往前奔去。
:()絲路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