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第2/3頁)
章節報錯
。”解安溫和地拍了拍石勇的肩膀。
告別解安,兩人走進大堂。
李徹正斜靠在主座上,懷裡抱著一隻小老虎,雙手輕輕揉搓著它的小爪子,臉上有些疲憊。
這些天的事務越來越繁重,饒是李徹這個被現代996千錘百煉過的社畜,依然有些力不從心。
李徹對寧古郡的改革是多個方面,齊頭並進的,從軍工到民生,從工業到農業,從軍事到政治。
如此大張旗鼓的改革,勢必會細分出無數事務,光靠從帝都拐來的那批官員就不太夠用了。
李徹甚至已經考慮,要不要從未被處決的世家之人中,挑選出一些可用之才,來幫助自己處理簡單的政務。
“你小子不在軍營,來找我做什麼?”李徹回過神來,笑著看向解明。
熟悉李徹的人都知道,李徹沒什麼架子,只會在不熟悉的人面前自稱本王。
而在親信、近臣面前,向來都是以‘我’自稱。
這也是解明區區校尉軍職,連例會都不能參加,但其他人都願意給他些面子的原因。
在護國軍中,和李徹最親近的就是解明瞭。
解明不遠連主將**之和副將解安都比不上。
“俺來給殿下介紹個人才。”解明憨笑著走上前,“這是石勇,弓馬嫻熟,還讀過書,人老實腦袋活躍,去軍中定能幫上殿下的忙。”
李徹笑罵道:“好你個解明,倒是有些長進,也知道往我身邊塞人了?”
薦舉製作為古代的一種人事選拔制度,幾千年來都未曾完全斷絕。
除了因為中國講究人情世故的原因外,還以為這種制度的確有效。
舉薦的標準主要是德行、才能,而在書籍幾乎被世家大族壟斷的年代,人才也只會在這個階級出現。
所以,即便未來的寧古郡肯定也要用類似‘科舉’的考試製度,但在此之前,李徹也並不反對屬下推舉人才。
李徹對遠處的秋雯擺了擺手,示意她給兩人上茶。
隨後轉頭看向石勇,柔和道:“你叫石勇?”
石勇心中緊張,連忙下拜:“草民石勇,見過殿下。”
“不必多禮,既然能被解安這小子看中,說明你肯定有些本事。”李徹笑著說道,“而本王最喜歡的就是有本事的人。”
聽見李徹這麼說,石勇心中稍定。
此刻的李徹彷彿又換了個人,溫柔可靠,毫無剛剛在大堂上咆哮的戾氣。
簡單問了石勇幾個問題,後者雖不算對答如流,但也算是言之有物。
一些複雜的問題,石勇不知道如何作答,便老老實實地承認自己不懂。
詢問過後,石勇不由得越來越緊張。
李徹問的軍事、民生問題還算簡單,但關於政治、歷史、地理等問題,他就完全不懂了。
正當石勇覺得自己回答的太差勁,殿下對自己的考核已經失敗了之時。
李徹卻滿意地點了點頭:“頭腦清晰,思路敏捷,是個可造之材。關鍵是懂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道理,這就難能可貴了。”
李徹看向一旁的解明:“你小子還真有點識人之明。”
解明只是摸頭傻笑。
李徹看向石勇,語氣中更加親切了幾分:“聽說你精通弓術,本王也喜歡射箭,有空切磋一下。”
石勇連忙道:“草民微末之術,不敢和殿下相平並論。”
李徹正了正色,思考了一下,隨後道:“如今寧古郡兵強馬壯,軍中已無空缺了,不如來‘監軍部’吧?”
監軍部的政委人選不易選擇那些熟讀史書,被儒家思想感染太深的讀書人。
反倒是石勇這種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