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的離世讓整個國家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新登基的君主楊啟,站在皇宮的高處,望著這片遼闊的國土,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自己肩負著沉重的責任,要繼承楊明的遺志,將國家繼續推向繁榮昌盛。

“陛下,如今國喪已過,當務之急是穩定朝局,安撫民心。”丞相李忠進言道。

楊啟微微點頭,“朕明白,只是這擔子太重,朕唯恐有負先皇所託。”

國內的局勢確實不容樂觀。楊明在世時的一系列改革雖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觸動了不少權貴的利益。他們趁著新君登基,暗中勾結,企圖恢復舊制,重新掌控權力。

“陛下,據密探來報,一些舊貴族在地方上煽動百姓,對抗朝廷的新政。”情報官員神色凝重地說道。

楊啟目光堅定,“絕不能讓他們的陰謀得逞,立即派兵鎮壓,同時派遣使者向百姓闡明新政的好處。”

然而,軍事鎮壓並非一帆風順。那些舊貴族在地方經營多年,根基深厚,軍隊在行動中遭遇了頑強的抵抗。

“陛下,敵軍負隅頑抗,我軍傷亡慘重。”前線將領的戰報讓楊啟心急如焚。

楊啟決定親自前往前線鼓舞士氣,“將士們,為了國家的未來,為了百姓的安寧,我們必須勝利!”

在楊啟的激勵下,軍隊士氣大振,終於成功鎮壓了叛亂。但這場動亂也讓國家元氣大傷,經濟發展停滯,民生問題日益突出。

“陛下,如今百姓生活困苦,各地盜賊橫行,若不加以解決,恐生大亂。”民生大臣憂心忡忡地說道。

楊啟下令開倉放糧,賑濟災民,並加強治安管理,“務必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在解決民生問題的同時,楊啟也著手整頓朝綱。他深知朝廷內部的腐敗是國家發展的毒瘤,必須徹底清除。

“朕要進行一場廉政風暴,不管涉及到誰,只要貪汙腐敗,一律嚴懲。”楊啟在朝堂上嚴厲說道。

一時間,朝廷上下人人自危,不少貪官汙吏被繩之以法。但這也引起了一些官員的不滿和牴觸。

“陛下,如此大規模的反腐行動,已經讓朝廷人心惶惶,是否可以放緩一些?”有大臣勸諫道。

楊啟堅決地搖頭,“腐敗不除,國家永無寧日。朕意已決,絕不姑息。”

在楊啟的鐵腕治理下,朝廷的風氣逐漸清正,但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

由於長期的動亂和腐敗,國家的財政陷入了困境。稅收減少,開支巨大,國庫空虛。

“陛下,若不解決財政問題,國家的各項建設都將無法進行。”財政大臣焦急地說道。

楊啟決定開源節流,一方面鼓勵商業發展,增加稅收來源;另一方面削減宮廷和官府的不必要開支。

“朕帶頭節儉,從宮廷用度開始節省,各級官員也要效仿。”楊啟以身作則。

在楊啟的努力下,國家的財政狀況逐漸好轉。但此時,邊境又傳來了警報。

“陛下,北方遊牧民族趁我國內亂,再次入侵,邊境告急。”邊境將領的加急奏摺讓楊啟陷入了沉思。

楊啟深知戰爭的殘酷,但為了國家的尊嚴和領土完整,他不得不做出抉擇。

“召集全國兵馬,朕要御駕親征,驅逐外敵。”楊啟的決定震驚了朝堂。

大臣們紛紛勸阻,但楊啟心意已決,“先皇能親征保邊疆,朕亦能!”

楊啟率領大軍奔赴邊境,與遊牧民族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戰場上,楊啟身先士卒,將士們備受鼓舞,奮勇殺敵。

經過數場血戰,終於擊退了遊牧民族的入侵,邊境得以安寧。

“陛下萬歲!”勝利的歡呼聲在邊境迴盪。

楊啟望著疲憊但興奮的將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