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家國危弱女作質 天下亂強梁橫行(丙)(第2/5頁)
章節報錯
披靡。只是年夏雨稀少,秋水未能時至,故彭城以北泗水、汶水水淺,運瀆不通,故桓停於魚臺,不得已,乃命徵集民夫,酬以布帛,夥同軍士施工,開鑿汶水入鉅野澤。復引清水入澤,使澤水入汶而自本有之運河通泗水(此汶泗運河,當開鑿於漢代,為隋朝大運河溝通河淮之通濟渠一段之先驅,且較通濟渠為直,通濟渠溝通河淮用汴泗運河故也),勉強乃使糧船,能自彭城通航至鉅野澤北之魚臺,只清水淺,仍不能通航至黃河。
奉桓溫命開石門之東晉豫州刺史袁真,雖亦戰勝燕軍抵滎陽,遂鑿石門,卻久不能奏功。原來那所謂石門,乃是後漢、曹魏之時,兩度為阻黃河洪水氾濫自汴渠入泗水,以巨大石塊堆砌於滎、汴二水入河之口,故稱石門。堵塞二水之工程量既大,至此開鑿疏通之工夫不得不大,袁真率軍施工半月,尚未清除石門之半!燕軍卻又來攻,袁真軍受擾,且戰且勞作,效率益發低下。一連月餘,雖石門大抵拆除搬離,但因秋水不至,汴水涸,汴渠仍不能通航。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桓溫有一心腹謀士,乃晉元帝時徐兗二州流民帥盟主、徐兗二州刺史,明帝時仕至司空,卒贈太尉的高平金鄉人郗鑑之孫,郗鑑長子郗愔之子郗超。郗鑑出身士族,乃漢末御史大夫郗慮曾孫,家世儒學,故以流民帥而與彭城劉隗一般,為晚年之晉元帝倚為內外長城。
東晉朝廷兵力寡弱,有強兵悍將者,惟居都城建康上下游之荊州與南徐州,皆有軍府,即將軍幕府。荊州為徵西府,幕府在荊州城江陵,創始於桓溫之任荊州刺史,有徵西將軍之號,滅成漢後,桓溫加號徵西大將軍,遂為徵西大將軍府,相沿仍稱徵西府。南徐州則北中郎將府,簡稱北府。此外江州軍府為南府,即南中郎將府,創始於桓溫的譙國本家銍縣人桓宣,即仕至豫州刺史之桓伊之父,但二桓——桓溫與桓宣只是同姓本家,並非親族,桓溫龍亢人也。豫州軍府為西府,即鎮西將軍府,創始於陳郡謝尚。四大軍府所在之荊州、南徐州、江州、豫州,即東晉之四大藩鎮,常與朝廷分庭抗禮者,則是實力最強的荊州。
郗超祖父郗鑑,實為東晉北府兵之創始人。東晉北府即北中郎將府之兵,亦即南徐州兵,本是郗鑑麾下徐兗二州流民軍中的徐州人組成。以徐州本治彭城,在都城建康以北,復因郗鑑初為徐兗二州刺史時,駐建康北面隔江之兗州僑置地廣陵,元帝倚為北方長城,遂加郗鑑北中郎將軍號,命開府視事。後成帝時遭蘇峻之亂,郗鑑渡江駐京口為朝廷聲援,北中郎將府遂遷京口。
因北中郎將府遷至江南,郗鑑乃兗州人,考慮到元帝與王導皆徐州人,遂率其麾下徐州兵,南渡至隸屬晉陵郡丹徒縣之京口城。京口城乃孫權始建,初名京城,在吳都建業之東。孫氏父子乃吳郡富春人,孫策有江東之地,本治吳郡吳縣。孫權為臨江,乃遷京口,復遷武昌,終遷建業為都。晉元帝為安東將軍,以王導言,自江北移鎮建業,遂啟東晉。
成帝時,郗鑑率徐州兵南渡,駐江南都城東面之京口,朝廷便因勢利導,將徐州及其屬下諸郡縣如彭城、東海、東莞、蘭陵等,僑置於晉陵郡諸縣,而設州治於京口城,故京口遂為南徐州治所。而僑置於晉陵郡諸縣,如僑置於丹徒縣之彭城郡、東海郡、東莞郡,僑置於武進縣之蘭陵郡,皆加南,號為南彭城、南東海、南東莞、南蘭陵,使徐州諸郡流移南渡而來之人,仍以原籍聚居,朝廷錄入白籍,以充兵源。
因京口駐軍為朝廷倚重,為都城東面屏障,朝廷便援郗鑑為徐州刺史加北中郎將軍號之舊例,授南徐州刺史以北中郎將軍號,開將軍幕府——北中郎將府於京口,因北中郎將府簡稱北府,故南徐州兵稱北府兵,又因北府在京口,故亦有京口兵之名。南徐州兵由流民而來,歷來號為勁悍,桓溫西上為荊州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