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村子逐漸從自然災害的影響中恢復過來,方大海的目光又投向了更遠的未來。

他深知,要想讓村子實現可持續發展,僅僅依靠傳統的農業生產和鄉村旅遊是不夠的,必須引入新的技術和理念。

這一天,陽光正好,方大海坐在村委會辦公室裡,面前攤開著一本關於現代農業技術的書籍,他正看得入神。

這時,燕子走了進來,手裡端著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水,輕輕放在方大海面前,關切地問:“大海,又在琢磨啥呢?這麼專注。”

方大海抬起頭,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燕子,你看啊,現在外面的世界發展得可快了,很多地方都用上了先進的農業技術。咱們村要是也能引進這些技術,說不定能讓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更上一層樓。”

燕子在方大海身邊坐下,疑惑地說:“新技術?能行嗎?咱村裡人祖祖輩輩都是靠傳統的法子種地,突然用新東西,大家能接受嗎?”

方大海放下書,認真地說:“一開始肯定會有困難,但不嘗試怎麼知道不行呢?我想著先引進一些滴灌技術,這樣既能節約用水,又能更精準地給農作物提供水分和養分。還有智慧化的溫室大棚,能自動調節溫度、溼度,讓農作物在更適宜的環境裡生長。”

燕子皺了皺眉頭:“聽起來是挺好,可這些新技術肯定不便宜吧?咱們村哪來這麼多錢呢?”

方大海笑了笑:“資金方面我已經有了一些想法。我可以聯絡報社的一些合作伙伴,看看他們有沒有興趣投資咱們村的農業專案。另外,政府也有一些扶持農業新技術推廣的政策,咱們可以申請試試。”

說幹就幹,方大海開始四處奔波。

他先是聯絡了幾家對農業專案感興趣的企業,向他們詳細介紹了村子的發展潛力和新技術引入的計劃,得到了一些企業的初步認可。

接著,他又準備相關材料,向政府部門申請農業新技術推廣的扶持資金。

與此同時,方大海在村裡組織了一場村民大會,向大家介紹新技術的好處。

村民們圍坐在一起,聽著方大海的講解,臉上露出了疑惑和擔憂的神情。

老張第一個站起來說:“方村長,不是我不相信你,這新技術聽起來太玄乎了。咱這老胳膊老腿的,能學會操作嗎?”

老李也附和道:“是啊,而且這新技術要是出了問題,咱們的莊稼可就全毀了,這風險可太大了。”

方大海耐心地解釋道:“兩位叔,我理解你們的擔心。操作新技術確實需要學習,但會有專業的技術人員來給咱們培訓,大家不用擔心學不會。至於風險,我們在引入之前會做好充分的準備和測試,而且有政府和企業的支援,就算真出了問題,也有辦法解決。”

小虎也站起來說:“方村長,我覺得這是個好機會。咱們年輕人接受新事物快,我願意帶頭試試。”

在方大海的努力勸說下,一些村民的態度開始鬆動,但仍有不少人持觀望態度。

方大海知道,觀念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時間和實際行動來證明。

幾天後,方大海帶著幾位農業技術專家來到村裡。

專家們在田間地頭進行了實地考察,對方大海的計劃提出了一些專業的建議,並表示願意為村民們提供技術培訓。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方大海和技術專家們一起,在村裡搭建了一個小型的智慧化溫室大棚作為試點。

他們一邊搭建,一邊向村民們講解大棚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村民們圍在大棚周圍,好奇地看著這些新奇的裝置。

老李忍不住問:“這大棚真有你說的那麼好?能自動調節溫度和溼度?”

技術專家笑著回答:“大爺,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