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光屁股下山(第1/2頁)
章節報錯
豬排眼睜睜地看見老催手裡的日軍九九式機槍打倒了三個日軍。
這三個日軍中槍的時候就像是多米諾骨牌一樣依次倒下。
剩下的那個日軍從遠處立即躲進了樹叢裡。
側面殺出的喜娃聽見了日軍跳進樹叢的聲音,他立即衝了過去對著還沒有站穩的日軍就開了一槍。
火候拿捏的非常的到位。
他現在的樣子就像是知道什麼時候應該開槍一樣。
豬排看見他們那種嗜血的眼神都看呆了。
兩個人對著四個日軍就敢衝上去,如果不是真的就是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了的心態的話,那真就是殺鬼子的高手。
兩個嚮導聚集在日軍身邊,一個警戒一個搜尋日軍的彈藥。
突然,最後一個日軍突然從樹叢裡衝出來,他雙手高舉著上了刺刀的步槍,嘴裡發出了嚎叫聲。
遠處的豬排提醒喜娃。
“還有一個,當心!”
可是喜娃只是回頭漫不經心地開了一槍,日軍就被打中了大腿摔倒在地。
日軍捂著腿哇哇哇地大叫,可是立即就被喜娃用卡賓槍的槍托給砸出了半個靈魂。
豬排倒吸了一口冷氣,然後立即揮手命令其他人衝上去警戒掩護。
老催收集了不多的日軍機槍彈藥,目前想打游擊的話,機槍最好用九九式,因為可以繳獲七七機槍彈。
緊接著老催又把被擊斃的日軍的步槍彈藥集合到一起。
“就這麼點,日軍一直沒有接到補給啊。”老催把收集到的步槍彈藥全都用一塊布包了起來。
老催看了一眼豬排:“愣著幹什麼?趕緊搜刮完東西跑路啊,一會山上的鬼子見沒有動靜,再下來了不得活剮了你。”
豬排愣愣地點點頭,立即又把剛才肉搏打死的鬼子的武器彈藥裝備全都收在了一起。
大飛看著日軍的彈藥盒,現在前面的彈藥盒已經打空了,後腰上的一個也用的差不多了。
現在已經是屬於彈藥接濟不上的情況了。
為什麼這麼說?
島國30式陸軍彈藥盒(1897年是明治三十年而稱之為30式),自從1897年定型以來幾乎就沒有過變化。
這種彈盒真的是醜陋至極且佔地方。
由兩個在身前的前盒和一個在身後的後盒組成,最初採用牛皮質地,那時候造出來確實是個好東西。
可是到戰爭後期由於資源衰竭,改用橡膠、帆布甚至硬紙板。
這種槍盒的使用是有講究的,也就是說,是寫進日軍的軍隊條令裡的。
彈藥盒使用時穿在腰帶上,盒蓋上有皮拌可以固定在彈藥盒側面的金屬扣上,以避免盒蓋意外開啟丟失彈藥。
後盒還附帶一個槍油壺。前盒每個可容納30發子彈,後盒容納60發子彈,共計可攜帶120發子彈。
注意,前後兩個盒是不一樣的。
三八式步槍子彈採用紙盒包裝,每盒有3個5發橋夾,彈藥前盒採取上寬下窄的梯形設計,目的是為了保證和子彈的包裝一致。
前盒可以存放2盒包裝15發子彈的紙盒。日軍規定,戰鬥中必須先使用前盒子彈,要使用後盒的子彈必須得經過軍官批准。
因此,大多數日軍士兵的戰鬥彈藥其實也只是兩個前盒的60發子彈。
換句話說,日軍步兵單兵裝備裡的彈藥“後盒”實際是為了彌補後勤補給能力的不足,而選擇由步兵額外承擔負載的,這恰恰反映了裝備水平的低下以及後勤能力不足。
因為決定單兵攜帶彈藥量的不是什麼裝備、體力或者彈藥攜帶方式,而是後勤補給能力,尤其是步兵師所轄輜重部隊的運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