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悅瑩覺得考大學挺難的。她望著桌上堆成小山似的複習資料,深深嘆了口氣。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一輩子沒怎麼讀過書,最大的期望就寄託在她身上。可是這數學公式像亂麻一樣纏繞在她腦海,英語單詞背了就忘。

她想起同村出去打工的姐妹,來信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只要肯吃苦就能掙不少錢。一瞬間,放棄高考出去打工的念頭閃過心頭。但很快她就搖了搖頭,自己苦讀這麼多年怎能輕易放棄。

於是她重新拿起筆,給自己制定了一份更詳細的學習計劃。每天早起晚睡,遇到不懂的就厚著臉皮去請教老師同學。日子一天天過去,她的知識儲備越來越紮實。雖然每次模擬考試成績還是不盡人意,但她發現自己離目標院校的分數差距正在逐漸縮小。她知道,只要堅持下去,總有一天能夠敲開大學的校門,實現自己的夢想,改變家庭的命運。然而,就在距離高考只剩兩個月的時候,家裡卻出了事。父親工作時受了重傷,失去了勞動能力,母親只能請假在家照顧,家庭一下子沒了收入來源。孟悅瑩心急如焚,一邊擔心父親的身體,一邊憂慮學習時間被大量佔用。

鄰居們勸她放棄高考,先打工補貼家用。可她不甘心,咬著牙更加拼命地擠時間學習。學校得知她家的情況後,減免了她部分費用,老師們也主動為她輔導功課。同學們紛紛伸出援手,有的送學習資料,有的分享筆記。

在大家的鼓勵下,孟悅瑩調整心態。高考那天終於來臨,她懷著緊張而堅定的心情走進考場。每一道題她都認真作答,像是要把自己所有的努力和希望都傾注其中。當最後一門考試結束鈴聲響起,她走出考場,心中滿是平靜與釋然。無論結果如何,她都拼盡了全力,她相信自己一定能夠給家庭帶來改變的曙光。

等待成績公佈的日子是煎熬的。終於,放榜那日,孟悅瑩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在錄取名單之上。她喜極而泣,一路飛奔回家告訴母親這個好訊息。

進入大學後,孟悅瑩申請了助學貸款,課餘時間還勤工儉學。她憑藉著自己堅韌不拔的毅力在學業上不斷進步,多次獲得獎學金。同時,她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大學畢業後,孟悅瑩成功進入一家大企業。她努力工作,職位逐步晉升,薪資也水漲船高。她用自己的工資給父親找最好的康復醫生,改善家庭生活條件。

後來,她回鄉辦起了公益輔導班,免費為村裡孩子輔導功課,講述自己的奮鬥歷程,激勵更多孩子透過知識改變命運。曾經那個面臨重重困難幾乎放棄高考的女孩,如今成為了家鄉孩子們眼中充滿希望的引路人,她靠著自己的拼搏徹底改變了家庭的命運,也為更多人帶去了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