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金血人面白蝠王(第1/3頁)
章節報錯
兩人坐在一處湖邊,月光倒映在湖面,張若虛滿面笑意地清點著繳獲的戰利品。
折騰了三個多小時,兩個人早就有些乏累了。
年小鯉淺笑地看著身旁的財迷鬼,儘管在幫助那些散修的時候,那些散修和小宗門弟子全部逃跑,但是內心純真的她,並沒有半點的失落,然而,沒有哪一顆純真的心能經得起這樣一次又一次的無力感。
誰不曾沒有過一顆童真之心,有過幾次毫無條件地信任一些人,然而他們最後為什麼又變了?變得憂心忡忡,變得草木皆兵,變得龜縮不前。
張若虛側頭,看見月光下淺笑的少女,兩人四目相對之間,被發現的少女臉頰泛起一股潮熱。
張若虛轉回頭,看向湖面道:“那些被救的散修,沒有留下來幫我們,你有沒有感覺到失落?”
“有一點,但是跟你在一起,忽略了那種感受,而且我也沒期待那些散修能留下幫我們嗎?”少女回道。
“那如果有一天,我被一個強大的人追殺,你來救我。只要我們聯手,就能戰勝敵人,我卻拋下你,獨自逃生了。你會不會怨恨我?”張若虛又問道。
少女思忖片刻,而後道:“會,但是我能理解你,並嘗試諒解你,但是我不會再相信你了。”
“是的,你的選擇沒有錯,前提你得活下來。世界上這樣的人很多,當受到一次接一次的背叛、欺騙後,他們不再敢相信任何人,包括他們的親人。不能說他們的變化是對還是錯,但是他們一定不真,從一開始,他們就誤解了人性。自古以來,無數先聖大哲都在爭議一個話題: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如果人性本善,那麼世界上所有的純真都不該被辜負;如果人性本惡,那我們幫助別人之後,別人棄我們而去,也不用感到悲傷。那麼,你覺得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呢?”
一改無賴不正經形象的張若虛,突然變得深刻和嚴肅,讓年小鯉覺得她有點看不清眼前的少年,思忖片刻,她還是回答道:“我覺得都有吧?善惡並立。”
張若虛看著湖面,眼神深邃:“年年,我要告訴你世界上所有人都不知道的真相。人性既非善,又非惡。一切行為的背後,只有兩因素決定:第一是生存。生存是萬物生靈的第一要務,那些散修是為了生存而逃,所以我們沒必要失望。”
張若虛看著湖面很平靜,但是這些問題卻引起了年小鯉的好奇:“我不覺得,我是在孤兒院長大的,院長她總是把最好的東西給我們。我認為是,善惡大小的問題,有些人善大於惡,有些人惡大於善。”
“這就是第二個因素:悲憫。 善良是假象之物。悲憫才是本質規律。你去市場買菜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情,當路過一排排冰鮮死海魚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它們可憐;當路過水缸裡活蹦亂跳的魚兒時,你想把它們買來吃掉。如果沒有注意到這樣的心理變化,下次買菜的時候,你可以留意一下。”
“好像是有這種感覺!”年小鯉低頭思忖,又問道:“那什麼是悲憫?”
“悲憫,是在不威脅到生存的前提下才產生的行為,它也是客觀的。但是,悲憫之上的愛和大慈大悲,除外。佛教講,菩薩有大慈大悲之心,你的院長就是一位菩薩。生死存亡之際,父母選擇保護孩子,這也是愛。”
兩人看著湖面,沉思許久,他們看到了一個真相,善和惡太過於主觀,主觀之物縹緲不定,只有客觀存在的生存和憐憫才是可定的,還有那世所罕見的大慈大悲與愛。
苦海無涯,回頭是岸,消除對善惡的奢望與厭恨,看到事物的真相和規律,才可能回頭。
張若虛就是要把年小鯉的思維從水裡拉到岸上,當她在岸上的時候,未來自己百年之後,她才不會捲入凡塵的旋渦之中。或許,她現在還不明白這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