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燕京動向(第2/2頁)
章節報錯
堂上各種吵架,皇帝都讓他沒半點遮掩全記下來了,看樣子是破罐子破摔,他一個小小的史官,人家怎麼說他怎麼記就得了唄。
兩個武官開口嘲諷,齊大人憋的滿面通紅,又不敢罵人,真是好生氣惱。
若是別的武官,在陛下面前,齊大人還能靠著自己這張嘴好好回擊。但偏偏是閩侯爺跟陳國公,這兩人……受陛下器重不說,脾氣那也是一個比一個衝,你罵他一句他能回十句,最後沒得什麼好還氣得半死,久而久之朝臣吵架都刻意避開這兩個。
往常閩侯爺與陳國公也不會過多參與他們的言論之中,偏偏齊大人開口時沒想太多,忘了他們口中的榮惠公主是這兩位的心肝兒,可不就捅了婁子?
閩侯爺見他臉都紅了,張嘴還要說話,皇帝在上面輕飄飄來了一句:“今日不是讓你們來討論此事真假的,此事朕已經派人確認過,眼下是讓眾位愛卿想想要如何處理。”
其實沒有。
皇帝之所以確認林錦璇信中所言為真,一是相信林錦璇自身能力與人品,二是因為早在半月前,遠在邊關的明真道人讓人送來一個錦囊,錦囊內讓他半個月後得到榮惠公主來信再拆。
本來皇帝還覺得不解,但明真道人已經在他這裡展現了自己的能力,皇帝對他還是頗為信任,便照做了。
昨日收到的密信,他便拆了錦囊,裡面只有一張紙條,上面只有一句話,讓他將蜀州駐軍暫時聽從林錦璇的命令。這就牽涉到了兵權,不管什麼時候,牽涉兵權就無小事,結合林錦璇信中內容,皇帝心裡自然清楚,蜀州肯定要發生什麼事。
事實上,如今的蜀州並沒有太大的危險。
如今國內算是國泰民安,即便沒有土豆這樣的高產糧食的出現,在上輩子,蜀州在這個時間段也沒什麼異動。
因為如今並不是一個好時機,百姓們對龍椅上的皇帝沒有意見,甚至頗為愛戴,這時候謀反就是犯天下之大不韙,即便在蜀州有些勢力,出了蜀州他們就什麼也不是。就像一個小火苗,隨隨便便就能撲滅。
要起事,至少國內就必須亂起來,如果能民不聊生最好,這種情況下他們才能吸納到更多活不下去的百姓充作自己的兵力,又或者讓其餘各地跟著一起反了,那才是真正的好機會。
:()第一女官:氣運養我,我養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