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即便是天下之主,便是氣到日日睡不著,也是想了不少法子,才把糧價稍稍壓下去一點。

這件事,皇帝能記一輩子。

這幾年因著糧食年年豐收,又有不少新糧出現,導致糧價跟酒價都降了不少,糧商自然受了不少影響。

眼下眼瞅著可能要出大事,或許還真有那孤注一擲的商人等著翻本呢。

宣連瑾不討厭商人,但他討厭發災難財的商人。

宣連瑾親了親林錦璇的耳尖,低聲說道:“此事我回頭寫個奏本,你看著改改,回頭我遞上去,看看上面那二位的態度。”

林錦璇:“王爺寫摺子麼?”

她倒是不覺得宣連瑾這是想搶功勞,畢竟宣連瑾沒這個必要。

林錦璇倒是感覺到宣連瑾這是想保護她的意思。

宣連瑾低低嗯了一聲:“這事我想的簡單,但到底牽涉到了國庫,便是皇兄,也未必還記得當初的事,說不定如今就改了主意。我先試探一二,若他們也覺得此法可行,屆時……”

林錦璇:“王爺不必解釋,我明白你的意思。”

宣連瑾輕笑一聲,“嬌嬌這麼信我?”

林錦璇抿唇:“王爺也沒必要與我爭功,我也不是很在意這個。”

她只是不想真發生天災的時候,百姓們還要遭受人禍罷了。

只是……

林錦璇:“這樣一來,朝堂上之上豈不是又要吵了。”

宣連瑾:“吵吧, 吵吵也好。不吵,怎麼看得出來一些人的歪心思呢。”

這朝堂,要是如一潭死水,皇帝說什麼朝臣就做什麼,也不是什麼好事。

只要不是毫無理由的反對,宣連瑾倒是不介意朝臣們為了每一條政令去爭吵,只要別扯上他就行。

太蠢的也不行,他瞧著也難受。

不過,說到底,做皇帝的也不是他,他起身也不用管那麼多,最終怎麼做決定,還是得看龍椅上坐著的那個人。

宣連瑾這一道摺子,寫了差不多有七八日。

林錦璇有些疑惑,按理來說以宣連瑾的行事風格,不應當一個摺子還要寫這麼久才對。

後來才知道,宣連瑾在跟她說完之後,就派人出去查探了一番,不光是燕京的情況,燕京附近乃至江南那邊的糧價還有糧商動向他都讓人粗略查了查,將所有資訊匯總都寫摺子上了。

也是讓新帝和“太上皇”瞧瞧,這會兒有多少人已經開始想著明年發財了。

:()第一女官:氣運養我,我養國運